跟不愛的人結婚是種怎樣的體驗?
跟不愛的人結婚是種怎樣的體驗?這是網上的一個問題,也是一個讓人馬上就有畫面感的問題。那麼,你腦海里的畫面是甚麼樣?是不是可以用「了無生趣」「心如死灰」這樣的詞來形容?
但你一定沒想到,點讚最高的那條回答,第一句竟然是:其實挺爽的!
01
答主是一位女士。
她說,自己是個沒有感情的乾飯工具,從小到大也沒有真正喜歡的人。雖然談過幾段戀愛,但起因都是因為「他人不錯,好像挺合適的」,自己卻從來沒有過對任何人動心的感覺。
她開始會覺得,這輩子一定要找一個自己很愛很愛的人,但畢業後經不住家裡催婚,也就一直流連在相親和去相親的路上。這個過程讓她漸漸覺得:不一定非得找個很愛的人,畢竟感情再好也會慢慢逝去,倒不如從一開始就過平淡的生活,這樣也不會在日後感情變淡時感到難過。
於是,她遇到了現在的丈夫,也是初中的同學。
她和他,以前沒怎麼來往,相親碰到一起聊了聊,發現挺聊得來,於是就慢慢接觸起來,直到走入婚姻。
由於兩人性格相合,婚後生活很平淡也很和諧。家務自覺一人一半,一個人做飯,另一個人就主動洗碗。
有時丈夫和朋友出去吃飯喝酒,很晚回來,答主也不會打電話去催,對方結束了,打電話給自己,自己再開車去接他。
對方要是喝多了難受,她也會幫他清理嘔吐物,丈夫第二天醒來後,也會很愧疚地主動承包一星期的所有家務……
夫妻生活可以說是相敬如賓、平淡如水,但兩人關係並不冷漠。
答主表示,夫妻二人也常去看電影,散場之後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聊彼此對電影的看法。
有時候,兩人還會一起去旅行,一人負責攻略,另一人就負責收拾行李、買機票、訂酒店。
結婚到現在,兩人從未吵過一次架,遇到問題都會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談,誰邏輯更強大,能夠說服另一人,就聽誰的。
這樣的生活讓她覺得非常輕鬆自在,雖然偶爾也會遺憾於未體驗過真正的愛情,但如果給一個重來的機會,她還會選擇這樣的生活。
答主最後總結說:和不愛的人結婚,就像遇見了一個合租的室友,而她恰恰遇到了和自己三觀相合、性格又好的室友。
看完這個故事,你甚麼感覺?
三觀相合是婚姻的秘訣。
02
在這個故事的評論之下,有人表示難以理解,有人表示認同,有人認為這就是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
但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了三點啟發:
第一、維護婚姻的秘訣,是三觀相合。
生活中的很多夫妻也是這樣,如果三觀能達成一致,就不存在單身式戀愛、守寡式婚姻、喪偶式育兒……
就像上文答主和她的丈夫,沒有愛情但聊得來,丈夫不會覺得家務得妻子做,妻子也不認為丈夫得履行怎樣的義務。
愛情會變,但三觀要變卻很難。把婚姻完完全全地寄托在愛情上,不如從一開始就找到三觀相合的伴侶。
第二、高質量的婚姻,是把另一半當朋友。
仔細閱讀答主和丈夫相處的點滴,你會發現,他們的關係就像是朋友,生活上互相扶持,精神上互相分享、交流。
答主表示,因為沒有那麼相愛,有時很多彼此的心思,反而會更坦誠地說給對方聽。
兩人雖然不是因愛情結婚,但也並不相互討厭,加上三觀相合,所以相處得很順利。
有句話說得好:所謂婚姻的幸福,就是找到了一個願意跟你說廢話,又願意聽你說廢話的朋友。
夫妻之間的分享欲越濃,感情就會越好,因為從一來一往的分享中,可以更深入了解彼此,而了解會讓人有安全感。
朋友之間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不求對方為自己改變。
婚姻中的雙方,越是像朋友一樣地相處,就越不會要求對方改變。
需要為對方改變的東西越少,就越容易對在一起的狀態感到滿意。
第三、一定要具備幸福的能力。
一個人若沒有讓自己幸福的能力,那麼兩個人在一起也不會幸福。
最好的感情狀態是,有你、我很幸福,沒有你、我有其他的幸福。
一個人是不是能夠一直幸福,要看他有沒有自我生產快樂的能力。
所有關係,都只是錦上添花,一個人精神上的長久幸福,最終還是來自於自己心靈的豐盈。
所以,愛一個人之前,必須先自給自足。
那位答主,就是一個能夠自給自足的人。
丈夫出差沒人一起玩,她就找朋友吃火鍋看電影,要不就宅在家自己看書畫畫,無論對方能否提供情緒價值,都樂得自在。
擁有平常心,好好過日子。(以上圖片皆來源:Adobe Stock)
03
當下,這位答主寫下的是這樣的答案。但誰也不知道,若干年後,他們會不會就愛上了對方,先結婚後戀愛的案例並不少。
婚姻中的雙方,如果能放下抱怨和不甘,擁有一顆「好好過日子」的心,以及認真打理生活的能力,就不至於慘到哪裡去。
畢竟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不應該占據我們生活的所有。
在愛情之外,保留對其他事物的熱情,才能時刻保持生活的熱度。
任何關係最終指向的都是自己,希望你能成為那個能左右婚姻幸福,而不被婚姻所左右幸福的人。
責任編輯: 芩甘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