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6大試點推放管服 自爆體制問題(圖)


中國總理李克強。(圖片來源: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9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戈御詩綜合報導)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8日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在六個試點城市部署「放管服」,解決敲詐勒索,亂收費,亂罰款的老問題,要求監管部門為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加強服務。這表明,李克強5年來花大力氣、重點整治的「放管服」問題仍然沒有解決。反爆出中共的體制問題。

放管服」的概念由中共國務院在2015年5月12日首次提出。通俗來說,放管服的放,就是中共各級政府該放的權一定要放;管就是政府該管的事一定要管;服是指讓民眾和企業少跑腿、不添堵。

中共官媒2018年2月的通報,李克強在18大後的近5年中,針對「放管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週會就有50多次,「放管服」看來是中共當局的「重頭戲」。

然而,今年6月4日河北省石家莊市曝出,為了給國外的兒子開一份無罪證明,一位居民竟然用了50天。央視財經9月9日道,中共國務院督查組在內蒙古發現,部分交警在道路上設置臨時檢查點,對路過的貨車逐一攔停開罰單。罰款的原因包括「未按規定使用安全帶」、「未按規定與前車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等。然而被罰司機大多都沒有罰單上所列的違規行為。時政評論員石實表示,這顯示李克強5年來花大力氣、重點整治的「放管服」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9月8日,中共國務院再次提出「放管服」改革,選擇了北京,上海,重慶,杭州,廣州和深圳,這6個企業比較多的大城市作為試點。根據新華社的報導,「放管服」試點措施有以下幾條,從中可以看到中共5年來的「放管服」整治,需要治理的問題根深蒂固。

第一,「破除區域分割和地方保護」。這是指在一黨執政的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互相之間不買賬,地方法規在外地不適用的現象很多,各地的規定都不一樣,有些地方根本不承認外地的執照,做起生意非常麻煩。同時還存在地方保護主義,比如說政府的一樁採購案,外地可能有資質好的企業,提供的產品價廉物美,但政府就是不採購外地的產品。

第二,「在發放實體證照同時,同步發放電子營業執照等,便利企業網上辦事。精簡銀行開戶程序,壓縮開戶時間」。在中共的治理下,成立企業很困難,報批的時候要跑腿很多次,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領導批示了才能辦,請客送禮是標配。

第三,「土地供應前由政府部門開展地質災害、水土保持等一攬子評估」。過去地方政府發售土地,經常性的準備文件不規範,在利益的驅使下,他們把很多評估成本,轉嫁到購買土地的企業身上。

第四,「與貿易夥伴口岸間相關單證聯網核查」,從中可以看出,中共一手造成的疫情,讓海運費中擁堵費都超過了運費,唯一增長的出口行業現在也面臨困境。

第五,「解決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在中國企業的日常經營中,中共的任何一個政府職能機構都能造訪企業,連吏都算不上的居委會都能有絕大的權力,拿著相關文件就能對企業聲稱,政府在某方面有某些具體要求,需要查一查。如果企業不找關係,那麼收費、罰款、攤派就是下一步。

第六,「對政策變化、規劃調整,造成的企業合法利益受損,建立補償救濟機制」。舉個最近的例子,習近平的嫡系下令在河北抓捕了民企老闆孫大午,判了18年,財產全都沒收了。這項批捕造成的企業經濟損失誰來彌補?牽連的一大批的就業問題責任在誰?

事實上出臺以上6項改革,等於說以前的5年,這方面的問題根本就沒有得到解決;而執行這些措施,對於中共政府也是很難運作的。這是因為,一方面,中共體制內的人員,會釋放人性中的惡,來換取更多的資源。一旦財政不能餵飽官員,就會出現機關辦事人員收錢,警察辦案盡量罰沒,交警大量的開罰單,城管加大力度的掠奪小販,消防衛生部門給商家開罰單。即便在財政充裕的時代,各個行政部門,但凡有一點權力,也會這樣去做。另一方面是,中國的司法不獨立,完全是黨管司法,政法委領導的一句話就可以抓人,下面的官員必須服從,因為他們的後臺是黨中央,那麼企業家的權益就無法得到保障。

中共在治理中國的末期,是需要穩定的關鍵時刻,中共會出臺一系列政策穩定社會,其最終的目的都是要圍繞中共在中國永久執政。李克強出臺的這6條,也只是嘴上說說,牆上挂挂,不僅中共的體制內是運作不了,而且下屆總理還會繼續開會提放管服的問題,還會講三亂。

本文留言

作者戈御詩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