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支架嚴重短缺 國家集採強行壓價惡果顯現(圖)
南北方的醫院均面臨心臟支架供貨不足的尷尬局面。圖為手術示意圖。(圖片來源:Pixabay/公有領域)
【看中國2021年9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丁曉雨綜合報導)2021年初,中國心臟支架國家集採落地以後,價格從1.3萬元突降到700元。但幾個月來,各地醫院陸續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以前有支架但病人沒錢做手術,現在大多數病人能做得起,但支架沒了。國家集採對企業和病人來說,到底是福音還是噩夢?
2021年初,中國對心臟支架實行國家集採,共有10個品種的心臟支架、8家企業中標國家集採,也就是獲得了全國公立醫院80%的心臟支架市場份額。中標價從均價約1.3萬元降至700元左右。
據《財經·大健康》報導,多個三甲醫院透露,幾個月來一直面對這樣一種局面:一種心臟支架的型號用完了,反覆給配送企業打電話,最後得到的結果總是:「沒貨,補不了,再等等。」
北京某三甲醫院醫保相關負責人表示,集採之前,心臟支架的各種規格都非常全,想用哪個品牌,一系列型號的產品都有。現在的情況是,臨床醫生反映,經常出現支架型號不全的情況,進口品牌支架尤為突出。
無論南方、北方的醫院,都突然面對供貨不足的尷尬局面。
一名廣東省三甲醫院心內科主任醫生說,心臟支架基本供不了貨,為了保證手術正常進行,醫院只好採購此前沒用過的支架。而對醫生來說,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一個產品,「做手術時,像生手,可能會增加手術的時間和風險。」
一名江西的醫生稱,如果現有的不同型號支架實在無法派上用場,只能讓病人先回家,等支架到貨了,再來醫院,但「有的廠家直接通知我們,下半年就不供貨了」。
實在等不來支架,病人又必須要做手術,醫生只好將兩個不同型號的支架搭在一起,變成所需要的更長的支架,植入病人體內。
在國家採集前,醫院備貨都很充足,如果少了哪種型號的支架,只要打個電話,立馬就有人送過來,從未有過病人等支架的情況。
一名安徽主任醫生說:「現在供貨廠家有時乾脆都不搭理我們。」
多位醫生都向《財經·大健康》表達了與家屬、患者溝通時的壓力,「我們實話說,支架沒貨了」,但有時患者、家屬會質疑,是不是現在支架太便宜了,醫生不願意用。
一名北京的三甲醫院心內科醫生直言,「缺貨的情況持續很久,我們也和醫院反映過,醫保局也到醫院瞭解過情況」,但缺貨的困局沒有改變。
國家集採是根據去年中國心臟支架使用量的70%計算的,價格大幅降低之後,手術的人多了,使用量也增加了,供貨企業早早就完成了集採配額。而超出配額之外的貨,全看企業的心情。
北京三甲醫院醫保相關負責人表示,生產企業在完成約定的集採量以後,由於價格低利潤薄,就沒有動力再去補貨,這樣醫院就可能出現斷貨或者型號不全。
現在,不但醫院拿不到貨,很多做心臟支架代理的人都拿不到貨。今年不斷有做心臟支架代理的經銷商因為「利潤太薄,做不下去」而退出。
網友評論說,集採倒霉的最終是急需患者。廠家虧錢,醫院沒利,「不按經濟規律刻意壓低價格,必然會是災難性的後果。」
此前,已有華北製藥因沒有利潤斷供集採而收到首張罰單,斷供集採合同金額僅673萬元,企業市值在一週內蒸發超過20億元,引發了藥企集採是盛宴還是噩夢的熱議。
日前,醫藥行業分析師史立臣接受媒體採訪表示:「目前,集採藥品斷供情況不止華北製藥一家企業,主要原因一是集採價格覆蓋不了生產成本,二是遇到突發事件,例如疫情等影響產能,都會導致藥企斷供。」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