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拼了命回國的留學黨 今年擠破頭也要出來(圖)
圖為8月10日,戴著口罩的乘客在北京機場。(示意圖/非本文圖片/圖片來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9月1日訊】疫情下,留學生可謂「關關難過,還是關關過。」去年他們拼了命也要回中國,今年卻擠破頭也要出來。一個字:「難!」
臨近9月,開學季即將到來,上了一年網課的海外留學生們,陸續接到了學校線下開學的通知。那些去年花好幾萬搶機票回國的留學生們,如今又擠破頭出國。
看看這些留學生的返校之路:
Lee在登上返校飛機的前一天,發現自己的健康碼變黃了,原因是他前兩天開車路過的地方變成了中風險地區。他和家人跑遍了社區、防疫站、公安局,一天測了三次核酸,才終於在上飛機前換來了綠碼。
原以為和同學包機返校可以少點麻煩,但南京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小馬的計畫全部打亂。新航班趕不上開學時間,他不得已退掉直飛的包機,換成了飛行時間長達35小時的轉機航班。延長的飛行時間,意味著旅途風險的增加,小馬又開始新的煩惱。
昂貴的機票、長途飛行的疲憊、疫情的風險、父母的擔心,每一件事都讓留學生們返校路變得漫長又艱難。
一 為了趕飛機,機場坐一夜算什麼?
加拿大某大學大二學生@默笙自述:和眾多留學生一樣,因為疫情,我去年沒法如期到加拿大上課,而是在中國上了整整一年網課。即將升入大二的我,連學校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12小時的時差,讓我不得不「陰間作息」,通宵上課,白天補覺,讓我的心靈、身體受到雙重打擊。
在國內過北美時間,是一種怎樣的煎熬呢?
簡單來說,晚上一邊聽課,一邊斷斷續續打盹睡;白天小雞啄米打瞌睡,怎麼睡也睡不醒。
因為不是所有課都會錄播,基本上從晚上八九點開始,我就得守在電腦前,一直到天亮。假如兩節課之間有兩個小時的空當,我可以瞇一會兒;沒有的話,就只能熬著。
白天,不出門的日子裡都在寫作業;而需要出門的時候,電腦也不能離身。
一次朋友生日,十幾個人中有一半是留學生。大家原本都在KTV愉快玩耍,突然有人喊了一聲「八點了」,瞬間齊刷刷的,一排電腦擺在桌子上。上一秒還在唱歌,下一秒KTV變教室。
這種「吃不好、睡不好、玩不好」的感覺,讓人抑鬱。實在忍受不了這種煎熬,我在接到學校開始線下授課的通知後,興奮地開始準備返校。
儘管父母很擔心,但沒過多地干涉我的決定。考慮到國外的疫情,我不想轉機增加感染風險,於是買了從上海經停首爾飛加拿大的航班。
「16個小時,人民幣3萬元,首爾不用下飛機。」這已經算是返校的最優解。一瞬間,我以為時光倒流,像極了我去年加拿大高中畢業研究回國機票的時候。
去年如何回國的難題,今年變成了如何安全地出去。
萬萬沒想到,國內多地疫情突然暴發,家在山東的我如何從濟南去上海成了新的難題。
看到網上各種關於「上海出境飛機的排隊候機時間長」的新聞,當初預留的4個小時值機時間怕是遠遠不夠。
為了能不出意外地順利上飛機,我選擇了前一晚從濟南到上海的高鐵,提前到達上海。
怕自己睡過頭,我不敢出機場找酒店,想著在機場找個連排凳子躺一下也行。結果是我太天真,偌大的機場連個能躺下的凳子都找不到。拖著兩個大箱子的我,只能蜷縮在機場的角落湊合一宿。那一刻,我第一次體會到了孤獨和無助。
原以為上了飛機就萬事大吉,誰成想,煎熬才剛剛開始。
放眼望去滿滿噹噹的人,大多像是和我一樣返校的留學生。為了防疫,大多數人和我一樣都穿了防護服,但看到這樣人員密集的環境,多少還是有點心慌。
我安慰自己,大不了16個小時不吃不喝不上衛生間,看看視頻,睡睡覺,忍一忍就過去了。
沒想到,我的平板電腦不支持飛機上的屏幕充電,而我提前下載的視頻和單機遊戲都在裡面。座位下方的插座早就被同排的人用了,無奈之下我只能把飛機自帶的電影再看一遍。
因為無聊,這趟旅程顯得格外漫長。
好在最後一切順利,現在的我已經成功入境加拿大,開始為期14天的居家隔離。看著窗外異國的街道,我終於可以睡個好覺了。
二 每天刷一遍機票價格,成了刻在DNA裡的事
英國某大學大一學生小安(化名)自述:我高考失利了,媽媽決定送我出國唸書。經過了一年多的準備,今年6月份,我終於拿到了一所非常不錯的英國大學offer,一切似乎都走上了正軌。
可我沒想到拿到offer只是漫漫出國路的開始,更不會想到之後竟有那麼多麻煩與曲折。
第一次出國留學毫無經驗,聽信了留學中介「統一辦理簽證」的說辭。可中介卻不肯騰出人手專門辦理我這一單,一拖再拖,遲遲沒有進展。直到現在,我的簽證還沒有結果,其他事項也一起被迫延後。
最糟糕的是,中介告訴我要等簽證過了才能買機票。而我只能眼睜睜看著機票的價格像股票一樣飛漲,從幾千塊漲到了現在的3萬。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會隨手點開購票軟體,刷一遍機票的價格,這好像已經變成了刻在我DNA裡的事情。
也是在這段時間,我在搜索學校相關信息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名為「2020s艱苦留學黨」的論壇,裡面都是些和我同屆的留學黨,大家各有各的困難。
論壇的氛圍很好,一群抱團取暖的人集合在一起,分享自己找到的留學資訊,傾訴獨自在外的煩惱。
媽媽不太理解我對機票價格的擔憂,她說:「實在不行就買貴的唄。」她的包容反而給了我更多壓力,擔心高昂的留學費用會增添家庭的負擔。
這些焦慮與煩惱,更適合在論壇裡和同齡人交流。反正在網上,沒人知道我是誰。
看著機票價格水漲船高,我越來越心焦,有一天在日常瀏覽機票價格時,我突然發現了一班只要8000元的飛往倫敦的航班,我飛速下單!
之後,我趕緊發了個帖子,和論壇裡的姐妹分享這個消息。
然而,我後來才知道,我買的航班需要轉機,而且兩次行程分別由兩個航空公司承包。這就意味著只要其中一個航班出現變動,就有可能對整個行程產生影響。
但這麼便宜的機票,我又有什麼好挑揀的呢?
留學這件事情,雖然還未啟程,但我已然感受到了它的艱難之處。學費、旅途的費用、未知的環境和陌生的語言,每一項都是挑戰。
我卻仍然忍不住在心裏對之抱有期待,就像留學論壇裡大家總在說的一句話:「關關難過,還是關關過。」
對於未來,有期待、有擔憂,但起起落落的,不就是生活嗎?
三、邊打工邊上學,我已經快頂不住了
澳大利亞某大學大二學生惠鴿(化名)自述:當歐美的大學逐漸回歸線下授課的時候,土澳的留學生依舊在上「家裡蹲」大學,我便是其中之一。
返校上課遙遙無期,我乾脆在北京找了一家大廠實習,開始了上學與打工並行的雙線生活。然而,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充實有趣,倒是滿滿噹噹的日程快要把我的身體和精神拖垮了。
在大廠搬磚的日子,每晚11點才能回家,學校的課程因此落下好多。
今年是未能返校的第二年,上著網課的我,感覺與地球另一半的那個城市越來越遠。眼下的計畫是好好實習,享受國內的生活,隨遇而安。
每當有關留學生的詞條登上熱搜榜單,評論的兩極分化總是異常嚴重。吃瓜網民覺得:「疫情那麼嚴重,幹嗎非得去國外上學,去不了也是活該。」
家裡有留學生的人,則會因為這些負面消息徒增煩惱,將不安傳遞給孩子。
卡布達所在的北美學校家長群,這兩天因為一場直播換了畫風。上週還要聯名寫信、讓學校增添網課選項的家長,這週變成了「看起來沒那麼糟糕,一片祥和,我也想去看看」。
「太陽會照常升起,陽光會掃去陰霾。」/一位留學生家長寫給陷入焦慮的孩子們的一封信
其實所有的焦慮不安,都來自於對未知的恐懼。能不能安全返校、能不能如期上課,這樣的焦慮,也許真的要到塵埃落定的那一天,才能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