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42歲查馬克罹淋巴癌病逝 醫:5症狀應就醫(組圖)

 2021-08-21 14:22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查馬克.法拉屋樂因淋巴癌病逝,享年42歲。
在公視史詩戲劇「斯卡羅」中飾演大股頭「卓杞篤」的查馬克.法拉屋樂因淋巴癌病逝,享年42歲。(圖片來源:中央社/公視提供)

在公視史詩戲劇「斯卡羅」中飾演大股頭「卓杞篤」的查馬克.法拉屋樂因淋巴癌病逝,享年42歲。查馬克一生奉獻排灣族文化,在泰武國小組「泰武古謠傳唱」,用古謠幫弱勢孩子找到生命亮點。

來自屏東縣來義鄉丹林部落的查馬克,2003年至泰武國小任教,由於學生也多是排灣族人,在查馬克的教導下,小朋友們唱出數百首的排灣族古謠,成為最具國際知名度的排灣古調演唱團體。

查馬克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自己是由爺爺奶奶帶大,從小爺爺奶奶就教他唱傳統的排灣族歌謠,所以對傳統歌謠他非常熟悉。

在泰武國小任教時,有1名4年級的學生對傳統歌謠也有興趣,查馬克於是教他唱,這名學生後來參加比賽得到全國冠軍,也因此激勵校內一些小朋友唱傳統歌謠,於是查馬克組「泰武古謠傳唱」,帶領孩子唱自己的歌。

查馬克一生奉獻排灣族文化,在泰武國小組「泰武古謠傳唱」,用古謠幫弱勢孩子找到生命亮點。
查馬克一生奉獻排灣族文化,在泰武國小組「泰武古謠傳唱」,用古謠幫弱勢孩子找到生命亮點。(圖片來源:中央社/公視提供)

查馬克認為,泰武部落的學生應該唱自己的歌,因為他自己是來義鄉丹林部落的排灣族,每個部落歌謠的調、歌詞、旋律及吟唱方式都不同,他邀請泰武部落的耆老吟唱古調,錄音後,再請音樂老師轉成譜後,教小朋友吟唱。

查馬克多次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由於排灣族沒有文字,只有語言,所以有關部落的歷史、知識和文化,都是藉由排灣族語將這些記憶編織成歌謠,但族語並沒有受到族人熟知,查馬克曾說,「我們堅持老祖宗的唱法,百年前vuvu(耆老)怎麼唱,我們就怎麼唱,頂多加上樂器」。

「泰武古謠傳唱」並沒有參加比賽,但卻因為唱傳統排灣族古調,唱自己的歌,走和別人不同的路,2009赴歐洲發揚文化,查馬克一路帶領孩子們到世界各地傳唱排灣古謠,將世界帶到孩子面前,也讓排灣族的歌謠傳唱在法國、盧森堡、比利時、德國、日本、愛沙尼亞、瑞士、奧地利、美國、中國等國。

藉由推動排灣古調歌謠,查馬克幫助弱勢孩童找到生命亮點,站上世界舞台,也讓世界看到台灣。

「泰武古謠傳唱」曾以傳統音樂專輯「唱一首好聽的歌」入圍第18屆金曲獎,查馬克並在2017年獲得師鐸獎。

查馬克.法拉屋樂因淋巴癌病逝,享年42歲。
在公視史詩戲劇「斯卡羅」中飾演大股頭「卓杞篤」的查馬克.法拉屋樂因淋巴癌病逝,享年42歲。(圖片來源:中央社/公視提供)

除了古謠傳唱外,查馬克並致力推動原住民教材,更參與規劃設計全國第一所以「排灣族石板屋」建築的泰武國小幼兒園,積極結合課程領域的學習及排灣文化技能,透過參與、實踐與實作,帶領孩子一步一腳印地實踐vuvu的夢想。

八八風災後,泰武國小從舊部落遷到現址,現任民進黨立委的伍麗華擔任校長,伍麗華說,過去原住民音樂都被認知是狹隘的山地歌,族人不敢唱自己的歌,查馬克一手帶領「泰武古謠傳唱」,讓孩子們勇敢唱出族人的聲音。

醫:出現5症狀應就醫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台大癌醫分院血腫科部主任醫師柯博升今天表示,淋巴癌多達30至40種,但有很高的機會痊癒,呼籲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全身癢等5大症狀務必就醫。

柯醫生表示:淋巴癌顧名思義就是從淋巴系統長出的癌症,而淋巴系統裡有多達數十種細胞,每一種細胞癌化,都算是一種淋巴癌,因此光是淋巴癌至少就有30至40種以上,每一種治療的方式、預後都不太一樣,相當複雜,「嚴格來說,淋巴癌算是一大群疾病的總稱」。

他解釋,淋巴是人體的免疫系統,多數淋巴細胞都聚集在淋巴結,因此淋巴腫大出現的機率最高;不過,除了淋巴結,全身不同器官也遍布淋巴細胞,一旦位於肺部的淋巴細胞癌化,就可能出現類似肺癌的症狀,必須靠切片才能分辨。

台大主任醫師柯博升表示:「嚴格來說,淋巴癌算是一大群疾病的總稱」
台大主任醫師柯博升表示:「嚴格來說,淋巴癌算是一大群疾病的總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淋巴癌種類繁多,分型、治療方式也百百種,但大致可分為「何杰金氏淋巴癌」與「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兩種,柯博升說,何杰金氏淋巴癌較常見於西方人,約占西方人淋巴癌20%,在台灣僅占5%到7%,一旦確診必須積極治療,存活率相當高,第一期存活率高達90%至95%,第二期可高達70%。

至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癌則分為「和緩型」與「侵襲性」,這兩種的治療積極度、痊癒機會也是兩個極端。

柯博升指出,侵襲型淋巴癌病程進展快,若有症狀卻不治療,短短幾個月到一年就可能過世;不過,只要化學治療有效,即便到了三、四期或末期,仍有很大的機會治癒,千萬不要放棄治療。

反觀和緩型淋巴癌則是另一個極端,柯博升說,這類淋巴癌的病程多以「年」計算,有些患者即便確診時就已是第四期或侵犯骨髓,也不一定需要治療,有些患者甚至能和癌症共存長達10至20年;反之,正因癌細胞擴散範圍大,化療效果也沒有侵襲型淋巴癌來得好,因此雖然難以根治,但只要沒有特殊症狀,也不會有立即性的性命危機。

柯博升表示,隨台灣人口老化、飲食和生活習慣西化,淋巴癌患者數大幅攀升,但因危險因子、成因都不明確,也難以預防,不過他也強調:「淋巴癌是有機會痊癒的癌症。」呼籲民眾出現淋巴結腫大、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全身癢等5症狀時務必就醫,按照醫囑治療,就有機會治癒。

責任編輯: 一帆 来源:中央社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