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也有「心跳」。(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舒曼波(Schumann resonances,或稱舒曼共振)是在地球的電磁波譜中震盪的磁場頻率。據說舒曼波是因為地核中的電磁變化而產生,會影響到地表、電離層,甚至是地面上具有覺知能力的生物。這種波已經保持同樣的頻率很長一段時間,就算沒有數千年,也有數百年以上,但如今它似乎起了變化。為什麼呢?
人們認為,整個地球,連同其上的所有生物,都被這種大自然裡的脈動所環繞以及保護著,其頻率為7.83赫茲。印度古老神話中把這種共振叫做「嗡」(OM),而巧合的是,這種波也是強大的頻率,可以被用來遞送腦波、將人類的大腦開發到百分之百,並且讓意識揚升至更高境界。
雖然舒曼波會因地理位置而有所不同,但幾乎都在每秒7.8週波數左右徘徊,幾年來都是這樣。這個共振也被認為是「地球的心跳」(heartbeat of the earth)。
Gregg Braden宣稱他發現了證據,證明HAARP(高頻主動式極光研究計畫)還有其他的氣象武器都在攪亂舒曼波的自然狀態,而且還明確指出那些證據就在西雅圖圖書館的檔案室裡,目前這個說法還沒有被證實。但也有許多人異口同聲地指出,只要操弄舒曼波,就可以藉此控制人類;可是反過來,我們也可以靠著意識的提升,來對舒曼波產生影響。
心腦數位化研究所(Heartmath institute)進行了一項研究,從地球的磁場中採集了連續的數據流,結果顯示地球真的處於一個轉換階段,近年來舒曼波的變化也同樣能作為這個觀點的論據。
研究也同樣指出,當眾人都處在一種靜心的諧頻的時候,舒曼波會產生反應。換句話說,經由我們的意念與行為,就足以改變地球的磁層。這種「一體性」似乎也同樣適用於宇宙星系間。
NASA這樣闡釋道:
「地球上無時無刻都有大約2000座雷暴在瘋狂捲動著,每秒鐘大約有50道閃電劈下。每一道霹靂都會製造出電磁波,在地表與大約60英里的高空邊界中震盪徘徊,週而復始。其中有一些波段,如果其波長適當的話,會互相共振,加強力道,創造出一種大氣中的循環「心跳」,也被稱作舒曼波。這種頻率可供作分析地球天氣、電力環境的工具,甚至可以用來判定大氣中有什麼樣的原子還有分子種類。
閃電產生的波並不像海浪那樣做橫波式的上下運動,但還是會在較大能量與較小能量的區域間震盪。這些波可以說被困住了,下方是地表,上方則存在一片大氣天花板,實際上就是電離層的下緣所造成的屏障;大約從60英里高的地方開始,天空中就會充滿著帶電粒子。如此一來,要長久持續地震盪,這些波的波長必須等於地球周長(或是地球周長的兩倍、三倍等)。
這就形成了一種頻率極低的波,大約只有8赫茲而已,幾乎比我們聽廣播時,AM或是FM無線電波的最低頻率,還要低上一百倍左右。舒曼波在地表上流竄時,會與自身相遇,在那個當下,波峰跟波谷會正好對準重疊。這樣的話,波與波之間就會共同振動起來,使得原初的信號疊加起來。
雖然在1952年時舒曼波就已經被提出,但是直到1960年代才被真確地觀測到。從那之後,科學家就發現舒曼波會受許多因素而有相應的調整,像是季節變換、太陽活動、地球磁環境的活動、大氣中的雲霧等氣膠,還有其他地表上的現象。
但NASA卻忘了提到,人類的意識可以跟這種頻率溝通,進而做出改變。心腦數位化研究所將這個神奇的現象叫做「地球諧動」(global coherence),但在上百種古代文獻中,它的稱呼其實我們更加耳熟能詳,也就是「覺醒」(awakening)。
另外一些科學的發現指出:
經實驗觀測,舒曼波會與腦波的頻率相應。其範圍在每秒6-50週波數之間,尤其是7.8赫茲(α波)、14赫茲(低β波)、20赫茲(中β波)、26赫茲(高β波)、33赫茲(高β波)、39赫茲(γ波),跟45赫茲(γ波)等,每日的變化值約在+/-0.5赫茲之間。
7.8赫茲是七個頻率中最強大的一個,處於α腦波的範圍。如果共振的提升持續下去的話,這個主要的頻率,也就是地球的脈搏,將從α波的次低波段(7-10赫茲),升高到α波的次高波段(10-12赫茲),這樣也許會影響我們的深層睡眠、身心平衡,還有身/心的連結。快速眼動期與夢境也可能會受到干擾。如果再繼續升高的話,就會到達「快速」β波的活動範圍。低β波(12-15赫茲)與注意力難以集中有關,甚至大腦在產生這種電流脈衝時,反映出注意力失調(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的症狀。
舒曼波的振幅(即其強度)是不連續的,而且很的大程度上,似乎視熱帶地區的溫度而改變(因此也與全球的氣溫相連動)。初步的數據指出,僅僅一度之差,就可能造成舒曼波強度的倍增。這再重要不過了,因為這些舒曼波的波動對於人類心理上以及生理上的影響還不甚明瞭。
這樣看來,「覺醒」正在發生,我們既是肇因,也將見證其開花結果;它從內部而來,也經由「外在」而至。別懷疑,雖然舒曼波正在劇變,但這只是開端而已,其因果如何,有待我們的見證。
責任編輯: 陳剛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