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一枝獨秀 中國經濟再陷去年疫情時泥沼(圖)


中國經濟已經再次陷入去年疫情嚴重時期的泥沼。(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8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去年疫情大流行期間,中國率先復工復產,官媒稱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但是最新的金融等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已經再次陷入去年疫情嚴重時期的泥沼。

8月11日,中國央行公布的7月金融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新增信貸、社融增量等表現全面疲弱,社融增速更創17個月新低,重回到去年疫情最嚴重時期。

此外,下半年以來銀行業信貸投放走弱,同時受部分地區災害天氣及疫情再次爆發的影響,7月份經濟活動放緩,實體經濟信貸需求顯得不足。

存款數據顯示,7月人民幣與外幣存款同樣減少,分別減少1.13萬億元人民幣及230億美元。

社會融資數據顯示,7月新增1.0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6000多億元,與6月相比,更出現斷涯式下跌。至於社會融資同比增速10.7%,創17個月新低,該水平回到2020年2月初,即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

分析人士指出,數據顯示經濟下行壓力依然非常大,在房地產調控放鬆無望的背景下,有托底經濟之效的基建投資需有所作為,第三季度地方債發行料加速,財政政策應該更積極,而貨幣政策放鬆的空間尚不大。

8月12日,據《路透社》報導,南京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楊浩說,「數據比較差,有點斷崖式下行的意思,總量和結構都不太行。」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7月社融信貸數據不及預期,反映中國經濟活動降溫。

國金證券固收團隊負責人蔡浩稱,整體來看,7月信貸和社融數據均非常慘淡。目前是官方希望寬信用,但受制於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各種產業政策限制以及部分銀行上半年額度用得太滿等因素,銀行也是有心無力。「疊加7月的疫情防控升級、極端天氣災害和多個產業政策收緊的影響,經濟下行的壓力是明顯加大的。」

據《自由亞洲》電臺8月12日報導,香港經濟學家羅家聰分析,疫情最嚴重時期已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少國家都出現強勁反彈,到今年大致已正常化,反而中國經濟明顯無以為繼。

羅家聰說:」我認為不是疫情因素,因為論疫情它(北京當局)指自己好一段時間清零,是否真實就不知道。按道理你清零後,所有東西都會不錯,但實際上數字可見並不是。反而其它地方疫情都反覆,雖然反覆但數字又不錯,即是經濟數字不錯。似乎疫情的走勢與經濟數據不吻合、不一致。」

金融學者司令表示,社會融資總額下跌,顯示中國經濟增長缺乏長期驅動力,社會的經濟活動正在萎縮。外匯儲備在中國宏觀調控當中,屬於有壓倉石作用的基礎金融工具,現在中國連與人民幣相關的外匯儲備都下跌,反映中國外匯儲備出現問題,進一步顯示中國經濟有力不從心。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4,為 17 個月來最低。原因是原材料成本上漲、設備維護和極端天氣給商業活動帶來壓力,加劇了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放緩的擔憂。同時中國還在努力遏制從南京爆發傳染性更強的Delta變種病毒。北京當局嚴厲的防疫態度會給當前的經濟復甦帶來重大的下行風險。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認為,經濟疫後的復甦可能逐漸走到尾聲。工業進一步增長空間在縮小,服務業復甦的進程則偏緩慢。基建投資增速動能偏弱,消費增速也偏低,未來還有進一步逐漸恢復空間,目前看完全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恐怕還需要較長時間。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5日發布2021年上半年消費、投資、工業等經濟數據。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532167億元人民幣。在去年高基數的影響下,同比增長12.7%;比一季度回落5.6個百分點。

分季度來看,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9%。表明中國經濟在官方聲稱的不間斷復工復產的情況下,已經大幅放緩。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