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故宮養心殿很陰冷?因地下埋藏著一物(圖)

 2021-08-06 08:25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養心殿。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養心殿,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
養心殿。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養心殿,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示意圖。(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北京故宮為中國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明代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奪取帝位後,決定遷都北京,公元1406年即開始營造宮殿,至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然而,這個以前老百姓無法靠近的宮殿,如今已變成了一處熱門旅遊景點;其中,故宮有個內室,名叫養心殿,當人們進去時,總覺得養心殿常年潮濕陰冷,有些滲人。後來專家拆開地磚時,看到裡面的景象後,大吃一驚,並深受古人智慧所折服!

在談這一項古人智慧前,咱們先來為各位介紹一下養心殿。始建於明代嘉靖年間的養心殿,位於內廷乾清宮西側。

養心殿是工字形殿,前殿面闊三間,通面闊36公尺,進深3間,通進深12公尺。它是黃琉璃瓦歇山式頂,外觀似9間,至於皇帝的寶座是設置在明間正中,上面懸掛雍正御筆「中正仁和」匾,而明間東側的「東暖閣」內設有寶座,朝西。

在明間西側的西暖閣中,分隔了數室,不只有皇帝看閱奏摺、跟大臣秘談的小室,曰「勤政親賢」殿,同時還有乾隆皇帝的讀書處三希堂,以及小佛堂、梅塢,這是專門提供皇帝供佛、歇息之處。皇帝的寢宮則在養心殿的後殿,總共有五間,東西稍間為寢室,各自設有床,皇帝可以隨意居住。後殿兩側則各有耳房五間,東五間是皇后隨居之處,西五間則供貴妃等人居住。

養心殿前面有一座名為「養心門」的琉璃門,門外有一東西狹長的院落,1750年,乾隆決定在此添建連房三座,是侍衛、值班官員及宮中太監值宿之所。

養心殿一共有8位清代皇帝曾居住在此,順治皇帝甚至是病逝在此。然而,自從雍正居住養心殿之後,造辦處的各作坊就逐漸遷出了內廷,而養心殿就一直作為清帝的寢宮,直到乾隆年間加以改造,使之成為了召見群臣、處理政務、提供皇帝讀書或學習或居住的多功能建築群。後來,養心殿還曾成為慈禧、慈安兩太后垂簾聽政之處。

話說,在一次維修故宮行動中,專家拆掉了養心殿的地磚,驚訝地發現宮殿地下埋藏有了許多相通的管道。針對眼前的景象,專家只感到吃驚,開始思索:這些水管到底是做什麼的。

專家進一步了解到,因為這些管道常年不見光,內部溫度比較低,即使過了數百年,管道內部的水分也無法遭到蒸發。正因如此,養心殿才會出現常年潮濕的問題,這也是一個合理的解釋。

不過,管道存在的水又有何用途呢?原來這是古人專門為皇帝設置的「地暖系統」,當天氣寒冷時,可以在管道中注入熱水,藉此維持室內溫度,提供皇帝一個溫暖舒適的環境;炎夏來臨,管道裡的熱水在轉涼後,則能起到降溫的作用,可謂一舉兩得。

看到這裡,有沒覺得老祖宗的智慧著實讓人欽佩,不用電也可以有冷暖機的效果;然而養心殿現在無人居住,沒專人打理,自然不會有熱水注入,管內的水分無法蒸發而導致內殿潮濕陰冷;古代很多現象,其實都是可以解釋清楚。下一次,你若參訪北京故宮,不妨仔細觀察,探看這一座建築物還有哪些有趣、能揭顯古人智慧的建築設計!

責任編輯: 清淺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