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反外國制裁法》 學者指是自欺欺人(圖)


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北京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21年6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6月1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北京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學者認為其是自欺欺人,對澳大利亞等國經濟報復並未佔到便宜。

港臺時間6月10日下午,中國官媒央視發布消息稱,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在北京閉幕,表決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其它獲表決通過的法案還包括《海南自由貿易港法》以及《印花稅法》等。

外界認為《反外國制裁法》是為報復外國提供法律依據,北京當局此舉將無可避免會加深與西方國家的矛盾,無助於溝通和解決問題,各方博弈將更加激烈。

《反外國制裁法》的討論始於川普(特朗普)政府時期。《南華早報》報導引述一位北京當局的顧問說:「這個想法是2020年提出的,制定反制裁法的工作當時已經開始,但進展不是很快,因為中國對拜登抱有希望。」

這名不願具名的政府顧問說,中美關係在川普執政時期急劇惡化後,北京當局一直在觀望其與美國的關係在拜登上臺後是否會重置,然而緊張局勢仍在加劇。

該顧問說,「中國現在的氛圍是有些失望。(美國等對中國的)制裁和限制仍在實施,中國越來越難以捍衛自己。」

美國參議院6月8日也高票通過規模近2500億美元的《創新與競爭法案》,通過加大對美國製造和科技領域的投資,來應對中國帶來的經濟和戰略挑戰。

美國參議院法案的共同提案人、共和黨參議員托德·楊(Todd-Young)的發言人說:「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最大膽、最全面的反中共立法。」

美國共和黨眾議員普魯格(August Pfluger)在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說:「對抗中共不單是共和黨人的問題,也不單是民主黨人的問題。它是一個美國問題。這就是我們應該對待這項立法的方式--作為美國人一起應對。」

美國總統拜登6月10日已抵達英國,準備於6月11日參加三天期限的G7領袖峰會,議題重點就是如何應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威脅。

英國BBC的分析文章認為,目前有關中國反制裁法的具體內容外界尚不知曉,但從今年1月中國商務部出臺的行政措施來推測,應該會包括賦予政府、企業、個人以及法庭主動反擊權。

香港城市大學法律學教授王江雨博士向BBC分析表示,反制裁法的對外作用有二:一是反擊報復;二是展現政治意願。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政治評論人吳強表示,這時候通過《反外國制裁法》,就是要準備好應對國際社會日漸升級的壓力,「在等待可能比之前貿易談判,以及圍繞香港、新疆人權問題所展開的各種制裁,未來可能有更多,比如新冠病毒起源的問題。」

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中國研究教授馮崇義認為北京當局自欺欺人,高估了自己實力:「他們的心態就是遠遠的高估習大大的威風,遠遠的高估中國的實力。他有時候是自己把自己騙了,認為他們真的那麼強大。他對澳大利亞,對歐盟的制裁,認為歐盟和澳大利亞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很大。」

中國是澳大利亞最大貿易夥伴,北京當局去年決定向澳大利亞眾多商品如葡萄酒、大麥、牛肉、銅、糖、龍蝦、木材等一系列產品關閉其市場之後,澳大利亞全力拓展新的替代市場,而且在這方面取得重大進展。

澳大利亞對中國出口煤炭份額的不足,已經由印度、韓國、臺灣和日本等國增加煤炭出口而得到部分彌補。澳大利亞拓展煤炭出口市場時,更加關注印度尼西亞、泰國、荷蘭、馬來西亞、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菲律賓和巴基斯坦等國家市場。

天鈞政經智庫研究員任重道指出,中共政府試圖用貿易打擊澳大利亞,在動力煤和鐵礦石價格上漲的情況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2020年第四季度,澳大利亞經修正的經濟增長幅度為3.2%。2021年第一季度的數據公布之前,經濟學家們預測的增長幅度是1.5%,但是,6月2日的數據顯示,經濟實際增長率為1.8%,超過了預期。

澳大利亞統計局的數據還顯示,外貿出口也出現全面增長,完全化解了北京當局發動貿易制裁帶來的衝擊。

此前,北京當局已經反制裁了10位在香港、新疆等問題上批評中國的歐洲多國議員,以此作為報復,但是最終遭歐盟再次反制,暫緩批准《中歐全面投資協定》,而且歐洲針對中共的制裁措施還在不斷升級,完全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