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回顧:深圳應向何處去?(圖)
【看中國2021年5月28日訊】如果說深圳出現了問題,那並不是資本和市場的原罪,而是忘記了為何出發、停止了改革開放的步伐。
當我們今天在談論深圳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是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大都市的中國奇蹟,是制度實驗最為成功的改革開放排頭兵,還是貿易戰中一個街道代表國家技術亮劍對壘的創新陣地,還是成就無數個創業夢想和財富神話的時代紅利見證者?
今天的深圳仍然有一股「拓荒牛」精氣神,只是這頭牛今天有點迷茫、有點疲憊。因為,今天的深圳已經過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階段,而且率先進入了以金融資本(上市公司、房地產金融、金融創新等)為主的高級階段。下一步如何走,其實內心並不清楚。
如果說改革開放初期,深圳主要處理的是人如何發揮最大價值的問題,現在面對的可能就是如何抑制資本無序擴張、人與資本如何保持和諧(勞資關係)、實體產業與虛擬資本關係的問題。這些問題,是一個國家、地區、城市在富起來以後都不可避免遇到的問題。
再簡單一點,就是效率和公平關係的問題。過去拓荒階段,時間不能等不能靠,先干了再說,完全以效率為主。因為缺乏效率,人的價值被浪費,是最大的不公平。那麼今天我們看到「不公平」的問題、結構失衡的問題,正在不斷的損耗效率——不公平、遊戲規則有問題,是最大的無效率。
一架飛機,最難操控的是起飛和降落兩個階段,也是最容易出事故的兩個階段。深圳和中國已經高速飛行了四十年,要素老化、資源環境和外部環境,已經很難再支撐這樣的速度型發展。中國經濟要想平穩著陸,需要完成現代社會治理體系的轉型,成為不再那麼焦慮、學會平靜生活、各方面良性互動的成熟消費型社會。
在這方面,深圳可以繼續發揮出先行先試、敢為人先的作用。政府高層定位深圳的文件指示裡也重點提出瞭解決社會公平,法治建設,創新,向高質量轉型的主要精神,但這並不意味著停止市場化改革。恰恰相反,深圳當前的問題,中國的發展不平衡、公平效率矛盾問題,反而需要更加深入的市場化改革,通過建立和完善現代市場的配套體系,通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來解決這些深層次問題。比如下面三個重大的「硬骨頭」:
1.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用現代化的社會保障制度,解決社會公平和貧富差距問題,保住扶貧攻堅戰的成果。
2.現代財政制度。一個重要的標誌就是直接稅的徵收。將間接稅轉換為直接稅的能力,體現了一個國家財政體系的現代化水平,逐漸減少貧富差距。其次是正確處理好央地關係,債務削藩,解決房地產泡沫和超級債務問題。
3.現代行政管理制度。構建服務型、專家型政府,加快數字技術下的智慧政府建設,為市場經濟提供遊戲規則和保駕護航。
現代社保、現代財稅和現代行政,本身就是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中的組成部分。深圳在這方面也領先其他地區,可見市場經濟搞的好的地方,配套體系也自發建設的好。所以面對深圳當前出現的問題,並不是因為資本的原罪、市場的缺陷,而是因為富有了,因為金融和房地產賺快錢的誘惑而停下了改革的步伐,忘記了當年的初心。
因此,在今天的中國又一次處於十字路口的歷史時刻,深圳會再一次挺身而出,發揮出敢為人先、敢想敢干的精神,從賺快錢的誘惑中走出來,為現代中國的轉型再一次提供改革模板和精神力量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