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究竟是啥意思?(組圖)


仁德者,遵從孝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探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實含義之前,我們先來瞭解「孝」的本質,及孝的目的和意義。孔子在《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中說: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復坐,吾語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聖人的寥寥數語,道明了孝的本質、目的、以及意義。

一、孝的本質 

「夫孝,德之本也」的意思是說:孝的本質在於仁德。一個遵從孝道的人,一定是個有仁德的人。

孔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意思是說,遵從孝道要從愛惜自己的身體開始。因為自己的身體是父母所生,如果身體受到毀傷,會令父母傷心難過。因此,人們愛惜身體的真正意義並不是為保護身體本身,而是在於培養自己的仁德之心,自重自愛,修身養性。

二、孝道的目的

孔子說:「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意思是遵從孝道在於使自己成為有道德、被後人所學習和效仿的聖賢;「母因數貴」,這樣也等於彰顯了父母的德行,這才是孝的最終目的。

三、孝道的意義

孝的意義在於「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人無德不立。一個人能夠仁德居心,遵從孝道,在家庭就能夠愛護家人、孝養父母,而不會成為不孝的逆子;在工作中就能夠盡職盡責、忠義行事,而不會成為自私自利、貪贓枉法、出賣國家和民族的漢奸;對於自身,則可以成為頂天立地的聖賢君子。

四、孝道的境界

孔子在《孝經》中將孝道分為四種,即「天子之孝」、「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

對於天子之孝,孔子是這樣講的:「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於四海。蓋天子之孝也。」意思是說,人們能夠以天下為家,視天下民眾如同自己的父母和子女一樣,加以恭敬和愛戴,而不敢怨恨和輕慢;通過仁德教化百姓,並成為天下所有人學習的典範,這就是天子(聖人、明君)之孝。也就是說,聖人之孝是以仁慈博愛,造福天下所有眾生為孝道的。

對於普通百姓之孝,孔子是這樣講的:「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此是說,作為普通百姓,做事要合乎天理,恪守本分,不能有貪心和非分之舉,要勤儉持家,孝養父母,這就是庶人之孝。也就是說,庶人之孝是以一身、一家之安樂,以孝養父母為孝道的。

綜上所述,孝的根本目的只有一個,就是仁德——去除私慾,順乎天理。


「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的含義被人誤讀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再來探討今天的重點,「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真實含義。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經考證,這段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娶妻的時候沒有稟告父母,是沒有盡到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甚麼區別的(因為舜娶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甚麼好處)。」

明明寫的是:「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但有人卻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解釋為「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這種脫離仁德——孝的本質,以形式論斷孝道的錯誤詮釋,導致許多人誤認為不結婚、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

若一定要依文解義,「不孝有三」可以理解為: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是三不孝。「無後為大」是指沒有後德,不能被後人所尊重、學習和效法。

但後人以訛傳訛,最後將「無後為大」誤解為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