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和央行3天2次提人民幣匯率 什麼信號?(圖)


中國副總理劉鶴和中國央行3天2次提人民幣匯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5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5月23日,中國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對人民幣匯率表態。這是中國副總理劉鶴主持金融委會議之後,金融高官3天2次提到人民幣匯率。不可忽視的是,人民幣升值和原材料上漲,讓中國外貿出口企業經營已經難以為繼。

中國央行副行長劉國強稱,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將繼續取決於市場供求和國際金融市場變化,雙向波動成為常態。

劉國強還表示,央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一制度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期都是適合中國的匯率制度安排。

雙向波動是指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在正負2%之內,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是重要參數,這是由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於每日銀行間外匯市場開盤前向所有銀行間外匯市場做市商詢價,並將全部做市商報價作為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的計算樣本,去掉最高和最低報價後,將剩餘做市商報價加權平均得到。也就是說,人民幣匯率是在中國央行的控制之下的。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金融委(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5月21日主持召開金融委第五十一次會議。「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出現在第五十一次會議的通告中。

綜合中國內地媒體5月24日報導,對於金融主管部門的連續表態,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認為,這是在向市場傳遞出一種信號,「央行副行長劉國強針對匯率發表的談話傳遞出重要信號,人民幣實行的仍然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無論當前還是未來一段時期,不會放任人民幣匯率不管。」

中國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長周誠君也表示,總體看,人民幣對美元在中長期內將持續對美元升值。

自4月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上漲。截止目前,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破6.44,達到6.4345左右,4月以來累計升值幅度達到2%左右。

5月21日,中國央行主管的《中國金融》雜誌發表中國央行上海總部調查研究部主任呂進中的文章稱,大宗商品價格中長期上行趨勢或已成型。

呂進中文章並稱,要採取措施抵禦輸入性影響,建議堅持穩健貨幣政策,注重進出口平衡,增強匯率彈性,人民幣適當升值,抵禦輸入性效應。

「中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大宗商品消費國,國際市場價格的輸入性影響不可避免,」呂進中稱。

呂進中稱,與以往不同,本輪疫情過後,由經濟復甦與量化寬鬆持續導致的貨幣流通速度回升,主要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債務貨幣化帶來的狹義通脹風險將大概率上升。

從上述金融官員的表態來看,人民幣似乎又要開始一輪升值。不過,也有金融業人士質疑,當前中國央行通過人民幣升值對抵禦輸入型通脹能有多少空間。

去年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發生,對經濟產生了阻滯,各國停工停產導致工業原材料產出下降,2020年三季度開始,由於全球經濟逐漸復甦、貨幣流動性過剩、供應端和需求端的矛盾加大等因素作用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自去年底迅速上漲,原油及製成品、化工原料、煤炭、礦石和有色金屬漲幅尤其明顯。

由於利潤已經很低,甚至成本已經超過了利潤,中國的一些工廠已經暫停接新訂單和停產,而有些企業正把原材料和零部件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海外客戶,但是這樣這只會加劇通貨膨脹。

天鈞政經智庫研究員任重道表示,自2020年5月28日開始,人民幣進入升值階段,至2020年12月25日,期間人民幣升值幅度高達9.4%左右,升值幅度之快歷史罕見。

天鈞政經團隊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平均利潤率7.5%左右,這是中國最強的公司能達到的最好利潤水平。

中國外貿出口半壁江山是由民營企業支撐起來的,相較於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它們抵擋市場風險的能力比較弱。在疫情的影響下,外貿企業在去年上半年基本沒有賺錢,很多企業甚至是虧損的,倒閉的也不少。

任重道指出,中國央行控制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眾多民營的外貿企業基本一年白干,因為不可能達到9.4%以上的利潤率。但是,中國央行冷眼旁觀,不斷拉升人民幣匯率,人民幣的升值讓出口企業利潤消失殆盡。

結果,又碰上了原材料上漲,企業備受煎熬。如果人民幣再次開始升值,不知道能有多少企業能存活下來。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