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認知作戰打台灣防疫 學者披露手法(圖)


北京對台灣發動新一波的認知作戰,欲瓦解台灣防疫動能,台灣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資料照)等學者紛紛對此分析。(圖片來源:RFA)

【看中國2021年5月21日訊】(看中國記者劉世民綜合報導)北京對台灣發動新一波的認知作戰,欲瓦解台灣防疫動能,台灣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對此分析,此波攻勢與過去使用的手法、路徑大同小異,可自去年起強調「中央廚房」式的提供各媒體大綱,再通過整合各媒體的「融媒體」向外擴散,以精準打擊,政府或可仿效烏克蘭經驗,並鼓勵民團組織民眾訓練新聞識別。還有專家表示,這是北京想要利用疫情作認知戰破口,製造詆毀的輿論潮,以企圖營造所謂的民主制無用論。

北京認知作戰欲打台灣防疫 專家披露手法

據《自由時報》報導,蘇紫雲在受訪時指,中共建黨以來,就是以「一手拿槍,一手發傳單」的方法,傳單便是認知作戰一種,現今只工具不同。這波認知作戰以「戰略敘事」的手法宣傳「中國抗疫成功、中國疫苗很棒,台灣就是不接受中國疫苗導致疫情擴散」作為大綱,並由不同平台依照受眾特性做修改,以實行精準打擊。

而南台科大財法所的教授羅承宗於受訪時表示,「天下大亂,情勢大好」是中共一路走來的戰略,甚至國內特定人士唱和中共防疫說詞,亦凸顯「外國代理人法」應盡快立法問題。

針對國安單位有發現「民眾」在國內媒體上投書,卻用大陸慣用醫學用詞「滅活疫苗」,羅承宗對此批評,「國安單位很懦弱」,因為該投書就是刊登於17日國內媒體,源頭清楚,質疑國安有無持續去追查?理應給各界交代,因為該投書有別於直接以網路虛擬空間攻擊,是以台媒平台,先發於紙本之後再通過網路攻擊。

對於假訊息,羅承宗也坦言現有法律不敷使用,通過「社維法」等刑事法交檢察官起訴,於送到法院後要猴年馬月才有結果,「沒效率又動作慢」,對比德國2017年立法,把管制假訊息責任交網路平台;在2018年法國也立法,任何跟選舉有關假新聞,兩天內由法官作判斷下架與否。

至於一般民眾在面對認知作戰時要如何抵抗?羅承宗強調,只能夠教育大眾看到任何訊息均要保持懷疑,別人云亦云或被「帶風向」,看到訊息內有「怪怪用語」就要當心;而蘇紫雲則認為老師可將相關案例當作教學題材,或者仿效烏克蘭鼓勵民間團體去組織民眾訓練新聞識別。

分析:北京營造民主無用論

據《Epochtimes》報導,台灣國際戰略資深研究員何澄輝受訪時分析指,中共自然不放過機會,想利用台疫情嚴峻製造破口,運作認知戰,詆毀台灣政府訊息層出不窮,營造民主無用論。但過去一年台灣在防疫上表現,證明自由民主與安全防疫可同時兼顧,使中共想要宣揚「中共模式優於民主模式」的意圖破功。

何澄輝認為,中共很擅長使出非正規威脅,如「認知戰」進行攻擊,這也是共產黨特色之一。自中共「超限戰」理論提出後,就是一直用此類方式在攻擊。

所謂「認知戰」是融合信息戰、輿論戰以及宣傳戰等的一種綜合戰術,是屬於「影響力作戰」,著重於干擾與影響認知、心理及判斷過程,大多利用即時跟多元載具之社群媒體,以影響目標群眾。

何澄輝解釋,「認知戰」跟以往統戰最大不同在於,模糊「軍事作戰」以及「非軍事作戰」的界線,是採日常輿論宣傳的方式進行廣泛攻擊,謀取政治最大的利益,是長期以來中共的手段。

何澄輝最後說,台政府除了疫情控制並讓逐步解除狀況以外,也要迅速、適時釐清在群組與特定平台錯誤的傳言,有出現任何謠言,用最快速度釐清並告知民眾。何強調,「對於虛假的政治作戰,最好的防禦武器就是真相」,這是首當要務。

律師、時事評論員呂秋遠也在臉書上舉例,例如「聽說很多醫院都已經封院,確診人數上萬,台灣沒救了」,就是試圖要崩潰社會運作的機制。他還說,傳播不實的訊息除了領取五毛外,到底有何好處?更何況若情節重大,甚至還面臨被判刑的風險。

本文留言

作者劉世民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