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專家:中共輿論戰源於習的偏執狂(圖)

 2021-05-03 12:2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習近平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習近平出席新聞發布會(圖片來源:Lee-Pool/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1年5月3日讯】(看中國記者肖然綜合報導)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新聞自由這一重要的美國價值觀視目前正面臨中共挑戰。前五角大樓情報分析師蓋瑞特(Dan Garrett)說,中共針對西方的進攻性輿論和信息戰,源於習近平新冷戰的偏執狂和野心。

布林肯:北京對外搞大外宣 對內限制新聞自由

4月28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外國媒體記者就新聞自由等問題舉行線上圓桌會議。他指出,美國真正關切的是中共對內對外採取的截然不同的「兩手策略」。「北京通過國營媒體企業和平臺在海外進行宣傳和造謠,其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干涉或破壞民主,而同時又在中國限制新聞和言論自由。」他說。

曾經在紐約華文報紙擔任記者25年、現任美國國際廣播委員會成員(CUSIB)的于金山告訴美國之音,「北京當局在國內、在香港,在他們控制的地區都是嚴格地限制新聞自由,但是在海外任何人對它政府的言論有所批評的話,它就會用新聞自由的名義來駁斥。」

人權觀察中國部資深研究員王松蓮表示,中共長期實行線上線下監視人民言論,利用宣傳使侵權執政模式合法化。習近平上臺後,更使用監視和社會控制。「中國人以及中國以外但與中國有聯繫的人們,越來越難以批評中國政府,因為他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威脅,從被拘留和監禁到被民族主義網民騷擾。」他說。

5月2日,布林肯接受美國CBS「60分鐘」節目專訪時說,美中關係陷入困境的原因在於中共近年來在國內更加壓制自由,在國際採取更加囂張的行動。並表示,中共的所為將會對自己經濟帶來負面影響。週日布林肯抵達倫敦,將出席七國集團外長會議,討論如何共同面對中共挑戰等議題。

蓋瑞特:中共輿論戰源於習近平偏執狂

前五角大樓情報分析師蓋瑞特(Dan Garrett)說,中國政府針對美國和西方的進攻性輿論和信息戰,源於習近平陷於新冷戰的偏執狂和企圖搶佔「世界中心舞臺」的野心。

「作為其國家綜合實力的一種手段,中共國有媒體利用不對稱性進入美國和全球媒體市場,在『新聞自由』和『言論自由』的旗幟下,塑造和引導針對美國和西方的輿論——特別是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國家醫療應對和疫苗開發方面。」他說。

他還認為,這種輿論戰還有進攻性。「它還利用國家媒體記者作為一線信息戰士,通過傳播反美和反西方的虛假信息和宣傳敘事來煽動社會動盪和分歧,尋求在戰略上利用美國以及全球範圍內因新冠病毒災難、以及已有的經濟、醫療和種族不平等加劇產生的治理、金融和公共衛生危機引起的社會裂痕。」

週三記者會上,來自香港的記者問布林肯川普政府時期做出的針對在美中國媒體的措施是否會改變,例如將其定為外國使團、減少簽證時間。

布林肯指出,這些國有媒體受到中國政府的完全控制是事實,美國對這些媒體採取的措施旨在確保透明度,但並不干預這些媒體的報導。「我們並沒有禁止這些國家控制的媒體,它們繼續在這裡運營,但是我們要確保透明度,要讓人們充分瞭解他們讀到的實際上是奉北京政府之命而不是獨立媒體製作的內容。」他說。 

去年以來,華盛頓採取措施將十幾家中國國家和地方媒體在美運營的部門定為外國使團,包括新華社、中國環球電視網、中新社、解放日報、經濟日報等。

林培瑞:中國官媒駐美記者至少部分是特務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特聘教授、漢學家林培瑞(Perry Link)贊成布林肯的主張。他指出,中國媒體在美的一些僱員實際上是特務,而不是記者。

林培瑞承認,目前美中雙方媒體的布局很不對等。中共利用媒體到美國來散播它的信息,但是,美國媒體卻不可能到中國去自由發布信息。

但他不贊成禁言的作法,「要控制這個局面的話不是不讓它發言,是讓他發言,然後拆他的臺,讓大家知道這是說謊。以後他繼續說謊的話,美國和世界老百姓會對他有一種免疫力,知道這個很可能是胡說八道。這個方法我覺得比禁止他說還更好。」

于金山指出,新聞自由是北京的工具,而不是必須遵守的原則,但華人不應受其影響。「所有世界上的華人都應該繼續努力達到我們中國人也應享有新聞自由的權利,這是我們的權利,並不應該被某些政權、某些人來剝奪。」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