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同時出現用工荒和就業難 根源是什麼?(圖)


中國製造業出現了用工荒的情況。(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4月23日訊】中國的一家央企近期發布人力資源報告,指出中國製造業出現了用工荒的情況,這與近些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形成了鮮明反差。

中國央企中智諮詢人力資本數據中心近期發布《一線藍領用工荒情況調研報告》,剖析了中國製造業用工荒的現狀。這家機構調查了128家國企、民企、外資、中外合資等不同背景的企業。調研結果顯示,其中三分之二的企業近期遭遇了用工荒的問題,另有13%的企業表示常年存在用工荒和用工短缺的問題。在這些面臨用工荒的企業中,超過半數表示他們缺少技術工人和普通操作工,另有四分之一的企業表示他們缺乏所有類型的藍領員工。

製造業地位下滑

隨著中國國民收入增長,其製造業在經濟活動中的地位近年來明顯降低。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中國製造業佔其經濟總量的比重已從2010年的32%降至去年的26%。但另一方面,在Covid19疫情肆虐全球的過去一年來,製造業是中國經濟復甦的重要引擎。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第二、第三季度,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分別高出GDP同比增速1.2個百分點。

既然製造業的增勢看似良好,為什麼不少企業還是有用工荒的問題呢?現居美國的中國經濟社會學者何清漣指出,這很大程度上與中國的用工制度有關。「因為中國的用工需求季節性很強,按訂單來,而產業中通常也沒有多少培養出來的熟練工,所以每到有訂單,需要用大量工人的時候,當然沒有足夠的合格藍領工。」

何清漣的看法只是造成用工荒的原因之一。這份報告說,九成參與調研的企業認為,這與年輕人從事一線藍領工作的意願低有關,另有超過四成的企業認為這與藍領用工需求近期大幅擴張、一線藍領的工作條件較差、薪酬福利缺乏競爭力有關。

中國媒體「第一財經」日前引述五年前成立的的蘇州猛獅智能車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憲勝說,年輕人進廠意願低與整個社會對「靠技術吃飯」的藍領普遍不夠尊重有關,而這樣的歧視在年輕人當中可能更加嚴重。

就業難與招工難並存

在招工難的同時,很多年輕人面臨著就業難的殘酷現實。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近期表示,2021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達909萬人,鑒於「國內外環境和疫情變化」有不確定性,促進就業任務更加艱鉅。而中國人社部近期發布的去年第四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最缺工」職業屬於生產製造及有關人員。在短缺程度加大的34個職業中,近半數與製造業直接相關,包括「鋼筋工」、「機修鉗工」等等。

深圳財經評論人士鄒濤表示,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屢創新高與他們中很多人的就業期待存在根本矛盾。

「現在大量的中國大學生畢業後,很難找到合適、對口的工作,大學教育與社會存在脫節,他們大多不願進工廠一心做工人,但辦公室的工作又不可能有那麼多。」

早在2015年,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就明確指出,中國要加快建設製造強國。此後多年間,從「製造大國」走向「製造強國」的呼聲此起彼伏。但另一方面,製造業比例下降、人口結構發生變化、城鄉產業轉移等因素讓這個長遠戰略目標充滿了不確定性。

如何實現產業升級?

前中國工信部部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近期在全國政協會議上說,中國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仍然受到體制和人才等原因的制約,要實現「製造強國」目標至少還需三十年。他說,市場化改革不到位是阻礙中國製造業發展的根本問題,包括企業公平競爭機制不健全、稅費重、金融對製造業支持力度不夠等等。

鄒濤分析說,中國企業的品牌意識普遍不強,因為他們成天想得最多的通常是怎麼「活下來」。國內製造業要想實現轉型升級,不光企業要變,政策更要變。

「中國製造業整體的轉型升級,光靠某些企業或民間資本的努力可能很難實現,這可能更需要政府的頂層制度設計,包括支持直接融資。」

版權所有 © 2006, RFA。 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