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非理性蕭條背後的誘因……(圖)

【看中國2021年4月16日訊】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了《國富論》,原名《諸國民之富的性質及其原因之研究》,這部偉大著作意欲找出讓國民更富裕的規律並加以推廣,《國富論》之後,人類社會200餘年財富積累已遠超之前5000年發展。

《國富論》認為,社會財富增長源於分工,分工效率源於互換發達。互換發達的前提是物權私有,因為人性總是想讓自己私有的東西變的更多(人性自私),物權私有會激勵人去創造更多的東西,每個人私有的東西都變多了,社會財富就增長了。

「人性自私「成為經濟學(怎麼沒叫社會財富增長學呢?)的基礎。

但這裡至少有兩個問題沒有得到解答:

1)人性真的如此單一嗎?

2)秩序的維護者,會不會監守自盜,投機秩序?

一 人性自私?

人性確定是自私的嗎?或者是,人的自私到底從何而來?

1976年,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寫了一本書,叫《自私的基因》,完美解答了人性的問題。

道金斯認為,人只是基因的容器,人的性格特徵是由基因自私這一特點決定的,而不是由人性自私決定的。基因自私與人性自私一個最大的區別是,兄弟姐妹和家族親人,與你有著(部分)同樣的基因。如果犧牲自己能讓更多的同樣的基因有機會存活,人就可能迸發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這時候,人是無私的,人就是高度道德的。

人性並不總是自私的。這是經濟學的先天缺陷。

二 道德複合

自私是利己的,道德是利他的。

「人性自私」這一詞,有意無意的在暗示,經濟行為本身沒有道德。確實,經濟行為本身並不是基於道德感而發生的,養豬的目的不是基於讓別人吃上肉的道德感。但經濟卻又是基於秩序的(沒有秩序,需要什麼搶就行了,自然就沒有交換),秩序需要道德潤滑。

基因的生存面臨兩個相反的道德力量:

1)從基因自身進化特性來說,人先天就會形成本能道德,即對有著相同基因的人更有道德感,會小范圍利他,但會排斥基因不同的人。對基因不同者會極具攻擊性(海外反華是有基因基礎的),這是由黑暗森林法則主導的,這有利於形成小范圍協作,但不利於形成大範圍合作,合作範圍小,分工就粗,經濟基礎就差。

2)從社會秩序進化特性來說,只有更高層級的社會道德(社會規範、法制等)約束小群體的對外(基因不同者)攻擊性,才能擴大合作的範圍,才能形成高等文明,才能形成好的經濟基礎。高等文明會扼殺甚至屠滅低等文明,從而影響基因的生存。

人類文明至今5000餘年,這5000年文明競爭成為基因毀滅(而非自然的淘汰)的主要力量,想一下美洲土著的基因如何被西方文明入侵大面積毀滅,文明競爭影響社會道德在快速進化;但基因延續已經幾億年,本能道德根深蒂固。

本能道德會趨向於民粹化,而社會道德會趨向於一些普世價值。

基因生存面臨著本能道德與社會道德的衝突。近5000年來在文明競爭的催化下,社會道德日益佔據主導地位。但本能道德也會階段性回潮。人之道德,一直在兩者之間震盪,尋找平衡點。

經濟行為本身並不需要道德,但經濟只能在文明的基礎上得到發展,經濟需要立足於社會道德基礎之上。

三 公正性

理性人」基本上只關注與「人性自私」理念一致的合作。這裡有兩個要點:一致和合作。

如果加上「不一致」和「對抗」,這其實是一個四像限,經濟學主要研究集中於四像限其中之一。其餘三個像限很少涉獵。但財富積累既可以源於合作,也可以源於對抗。南宋之富裕更多是源於社會合作,而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富裕更多是源於對抗性搶掠。

如何讓合作選項優於對抗選項?

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一書中通過計算機模擬得出的結論是:好人(不主動騙人但會報復的一方)採用「對等報復」策略,系統會趨向穩態並創造最大的總收益。

學會對等報復的社會,才能進行最大範圍的合作,才能獲得最大的總收益。

社會道德的形成並非自發,而是不講規則的人會受到別人對等反制,才能讓社會道德(而非本能道德)形成。任何一個合作的執行成果,並不僅僅決定於合作的前景,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報復的後果。

對等性(公正性)是最重要的道德法律基礎,這是《黑天鵝》作者塔勒布的觀點。

文明競爭優勝劣汰會將好的社會道德(具有對等性、公正性)保存下來,並以各種形式(道德、法治、宗教)固化,進而形成道德、法治或神權社會。但社會道德(或法治或宗教形式)與人的本性(本能道德)是有衝突的。

無論是道德還是法治還是宗教,都是以種種規則讓人不能做這不能做那,作出種種約束,並讓人習慣於這些約束。這些約束就是群體內合作的基礎,但這些約束會與人的本性有所衝突,遵守規則不是人的本性,挑戰規則才是人的本性。

當文明競爭壓力降低之時(或需要對外轉嫁矛盾之時),社會規則就很容易受到挑戰,社會道德也很容易被本能道德(民粹化)挑戰,破壞大範圍合作的基礎就會受到破壞。

公正,是道德的基礎;

道德,是秩序的基礎;

秩序,是理性的基礎。

理性,是文明的基礎。

所以,公正,基礎中的基礎。

有的人,你跟他講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講法制;你跟他講法制,他跟你講道理。

這樣的基礎就會搖搖欲墜!


常見的理性經濟學個人逐利模式(網路圖片)

四 非理性蕭條

經濟學默認人是理性的,理性包括決策的前後一致性,但實際上,很多時候,人會自相矛盾。

心理學大師、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丹尼爾·卡尼曼在他的書《思考,快與慢》中深刻解讀了這種不一致性。

人並不總是會理性的選擇最佳方案,也可能在心理的影響下主動選擇不利方案,一個朋友的同學的小姨投資獲利巨大的精彩故事,可能會隨時讓你改變對危險投資的看法。

按投資心理來說,大資金都是關乎身家性命的,投資上一般會追求安全性;小資金卻很可以博一下。理性情況下,人對兩種資金的界限分的十分清楚。但央行放水實際上是在通過向系統轉嫁風險來降低投資資金的風險,這種情況下,資金加槓桿是明智的,小資金投資過程中可能就會順風順水,順風順水就會樂觀,樂觀不但會高估贏的概率,還會提高決策權重。這種加槓桿行為還會刺激經濟進入非理性繁榮階段,從而延長投資順風順水的時長。

於是,投入資金量逐步加大,最後就迷失了界限,在高風險投資中押上了身家性命。

這時的投資已經形成了對央行放水的依賴,一旦央行放水能力跟不上,投資就會受到影響,就會進入恐慌階段。加槓桿轉為去槓桿,然而,這個時侯的投資卻已經壓上了身家性命……

然後,非理性蕭條了!

偏離軌道的非理性繁榮必然會帶來惡果。但很多時候,非理性繁榮,短時間也可以止疼——只要後果是別人承擔就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憑欄欲言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