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活40歲的曹丕 憑哪一句話征服讀書人?(圖)


提及「建安風骨」,曹操、曹植、曹丕這三人絕對不能被遺忘。(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三國時期毫無疑問是一個家喻戶曉、英雄輩出的亂世,因為演義小說的普及,人們大都對這一時期驍勇善戰的武將印象深刻。其實,正是在這個亂世之中,同樣孕育出璀璨奪目的文學,李白就曾感歎「蓬萊文章建安骨」,將「建安風骨」的文章比作神仙才能構思出來的佳作。提及「建安風骨」,就不得不提到代表人物組合——「三曹」,也就是曹操曹植曹丕

「三曹」作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父子文人組合,唯有後世的「三蘇」能與他們比擬。那麼,與「七步成詩」的曹植和「對酒當歌」的曹操相比,名列「三曹」的曹丕的文學素養到底如何呢?

其實,作為繼承曹操霸業並開創魏國的君主,曹丕除了高超政治思想之外,他在文學上有何建樹,能與曹操、曹植並稱為「三曹」呢?大家或許很難想像,只活了40歲的曹丕,文學素養的確令人嘆服,留下1句話就足以征服所有的讀書人。

能文會武 建安風骨

曹丕出生於曹操尚無穩固地盤,正四處奔波征戰的時期,而曹操對於兒子們的教育歷來十分嚴厲。為了讓曹丕長大能成才,曹操在曹丕五、六歲時,就教他騎馬射箭,而曹丕自十歲起,就開始跟隨父親行軍打仗,耳濡目染地學習軍事。

在文學素養方面,曹丕自小就開始接觸一些儒家經典和樂府詩集,有一定的文學基礎。他在跟隨父親南征北戰的過程中,又積累了豐富的生活閱歷,對社會百態有了己身思考。漸漸地,曹丕也開始能夠獨立創作一些文學作品。

建安十七年,曹丕在跟隨父親南征孫權的路上途經老家毫州,曹家父子便趁機前往祭祀祖墳。祭拜完畢後,曹丕詩興大發,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首處女作——《臨渦賦》,歌頌已經消除戰亂的百姓們,過上了寧靜愜意的日常生活。

隨著閱歷和學問的精進,曹丕的文學素養也越來越好。雖然在文學創作方面的確無法跟文學天賦極高的曹植相提並論,但能文會武的曹丕所具備的能力,無疑比只會吟詩作賦的曹植更為全面。

曹丕因順應時代潮流結交了一批文人墨客,彼此之間酬唱應答,其中就不乏一些文壇大家。在耳濡目染下,曹丕的確有了進步,「建安風骨」之所以能形成,曹家父子對文學的崇尚正是主因。

曹丕在與文人墨客的交往過程中,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他的文學素養和愛才若渴的態度。名列「建安七子」的王粲,生前與曹丕是好朋友,交流密切。而王粲死後,曹丕也為他親自送葬。

除了禮敬文人墨客外,經過多年來的學習進步,在文學創作方面,曹丕對於詩歌和文章創作開始有了自己獨特的見解,而他提倡的一些主張或是留下的一些作品,在無形中都對古代文學創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文學創作 別有洞天

後人在評論當時的文學創作時,總是十分讚歎能夠「七步成詩」的曹植才思敏捷。曹丕跟他相比,其文學成就與才思遠遠比不上曹植,但其實曹丕創作的一些文學作品,是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

與曹操和曹植喜歡創作樂府詩相比,曹丕創作的《燕歌行》被譽為「中國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開七言詩的創作先河。這首詩感情真摯,文采斐然,被王夫之誇讚為「傾情,傾度,傾色,傾聲,古今無兩」的作品。

曹丕創作的詩歌現存約有四十多首,大多能稱得上是情真意切的好作品,在《詩品》中,將曹丕的詩歌列為「中品」,比曹植的「上品」詩歌稍遜一籌,一般認為曹丕的詩作與曹植的差距僅是在於曹植的天賦更高,作品能渾然天成,相比之下,曹丕的詩作就顯得相形見絀而已。

在文章方面,曹丕同樣有所涉獵,創作的體裁還十分廣泛,例如書、表、序、誄文等均有涉及,行文細膩流暢,能清楚明快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文學價值也不低,裴松之就評價曹丕的文章讀起來真摯動人,堪稱「美辭之文」。

而除了文學創作外,曹丕還熱衷於對文學作品進行收集與評價,開創了文學評論批評的潮流。

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曹丕留下了1句話,征服了所有讀書人。

文藝批評 定義文學

曹丕在成為世子後,組織當時的詩人和文學家一起編撰了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與批評的專著——《典論》,既品評當時文人的作品,又提出了文學創作應該遵循的一些原則。曹丕在書中盛讚當時七位元文人的作品,「建安七子」的說法正是源自於曹丕的品評。

此外,曹丕肯定了文學的價值,留下了1句話,足以征服所有的讀書人:「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也」。短短的兩句話卻點明文章的內容要涉及「經國大業」,才算是「不朽的盛事」。也就是說,曹丕認為文章必須言之有物,才會有流傳的價值,才會流傳後世。

曹丕還特別地提到:「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也就是說,曹丕認為人的壽命和生前的富貴與快樂都是有期限的,總有終結的一天。而文章則是一個可以讓人的思想價值達到不朽的手段。

正是在曹丕這樣高度讚揚文學價值的情形之下,因為亂世而一蹶不振的文學創作有了復蘇的跡象,而只活了40歲就英年早逝的曹丕也因為留下這樣1句話征服了所有讀書人。從此,這些讀書人的文學創作都是在向曹丕定義的文學看齊,都渴望留下自己不朽的作品。

而曹丕對於文學的影響還遠不止如此。他在《典論》中提出的文人的作品風格與作者本身的氣質息息相關、詩賦應當追求華麗等觀點,對後世人的文學創作與如何品評文學作品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到,曹丕之所以能夠名列「三曹」之一,與曹操、曹植一起代表「建安風骨」,可以說是當之無愧、實至名歸的。而除了文學成就相當高的作品以外,曹丕在文學批評方面的真知灼見,隻言片語也足以征服後世的萬千讀書人。

而曹丕把文學創作的價值定義為「不朽」,可以說這種追求至今仍然是許多文學家念茲在茲想要實現的目標。

話說回來,曹丕在他短暫的一生,獲得了政治家、詩人、文學批評家等多個頭銜,而透過他的生平事蹟和他筆下的文學作品,我們似乎也可以逐步去增進對他的瞭解。而與步步驚心的政治角鬥相比,透過文學作品看到的曹丕一定會更加讓人感到親切友好吧。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