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告急?北京拉人滅火 意外曝種族滅絕(圖)


新疆政府新聞發言人徐貴相3月29日出席記者發布會。(圖片來源:WANG ZH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3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中國「新疆棉」事件持續升級,日前北京緊急召開新聞發布會試圖就新疆問題「滅火」。有評論指出,中共作秀行為剛好暴露其對維吾爾人進行種族滅絕的實施。也有人披露了新疆官方如何在當地迫害人民,戳破中共謊言。

新疆拉維人澄清人權問題惹議

3月29日,中國外交部與新疆共同召開涉疆問題新聞發布會,就近日H&M、Nike等品牌抵制新疆棉事件進行回應。新疆政府新聞發言人徐貴相宣稱,針對外部勢力以新疆人權問題為藉口對中方有關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包括新疆各族群眾在內的中國人民表達了憤慨之情,「全體中國人民是不好惹的」。 「作為一個國際性企業,應該看到這一點。我們希望更多類似H&M的企業,要擦亮眼睛,明辨是非。」

徐貴相還說,「歐盟、美國、英國、加拿大這些國家,對自己犯下的罪行避口不談,反而稱新疆實施種族滅絕,簡直是厚顏無恥。」他指這些國家是合夥借涉疆問題搞政治操弄,目的是通過打人權牌搞亂新疆,遏制中國。

對此,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29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國(共產黨)企圖利用西方歷史性問題漂白自己,恰恰說明他本身就在推行動族滅絕的事,意思是『你當年能做,為什麼我現在不能做?我是為了符合中國國家安全利益』,這樣的辯解,無形向國際社會曝露其在當地推動種族滅絕。」

迪里夏提:族人被迫演出

為了反駁國際社會對中共迫害新疆人民的指控,新聞發布會上中共官方還安排了一名自稱新疆棉紡工人、名叫「阿麗米熱」的女子現身說法。

該女子聲稱自己與公司簽有勞動合同,工作環境有沙發、空調、洗衣室、網路、清真食堂等,「那些人從來沒有來過我們的公司,根本不了解我們的真實情況...他們這樣說,就是想殺掉我們的飯碗,毀掉我們的幸福生活,...他們這種謠言,非常地可恥、可恨。」

不過,彭博社記者提問與會新疆再教育中心的學員「是否在校園掙錢」時,該名學員則說,「我們教科中心主要是在學習,沒有什麼掙錢或是工作的事情。」徐貴相還補充道,「他是主要提高技能,但是不生產產品。這些主要是練技術,也不存在外賣的問題,所以也不存在掙工資的問題。」

對此,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發言人迪里夏提指出,記者會上所謂棉紡工人的言論明顯是被迫配合中共官方宣傳,「這是一場有計劃、有目的,為對外欺騙所搭的一個政治作秀舞台,這些所謂的證人,也都是中共政府刻意安排的。」「如果沒有任何的壓力,他們不會充當中共政府對外宣傳的工具,而強迫維吾爾人充當廉價勞力,在當地是普遍的一個現象,怎麼就突然出現了自願的說法?如果是自願的,為什麼那麼多的人,被強制送到廉價勞役的企業進行軍事性的管制?」

民間斥中方記者會顛倒是非

哈薩克斯坦人權機構、阿塔珠爾特志願者組織創辦人賽爾克堅也指出,此次中共官方召開記者會,很明顯是中共感受到國際社會的壓力。

「他們非法關押了300萬哈薩克人和維吾爾人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我們5年來蒐集了3萬多證人證詞,錄製了視頻。整個新疆已變成露天集中營,包括性侵、虐待、酷刑逼供、人體器官買賣、非法剝奪他人財務、非法佔有哈薩克牧民草原、逼婚,幾乎普遍存在。」賽爾克堅說,鐵證面前,中共再狡辯也無法洗乾淨其反人類罪行。

賽爾克堅呼籲國際社會不要袖手旁觀,要採取更有效的措施搭救面臨被種族滅絕的哈薩克人和維吾爾人。

不過,對於新疆集中營涉及性侵、虐待、酷刑等問題,徐貴相一概否認這些指控,稱是無中生有。

「被自願」者踢爆真相

就在中方急於撇清新疆迫害人權議題時,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漢族成員戳破了中共官方的謊言。

一名自稱1960年代出身於新疆石河子農八師某個兵團農場,在移居美國前擔任兵團農場的中學教師,自小就被迫從事「義務勞動」。據她介紹,當年新疆兵團確實調動人力到南疆的農場採摘棉花,當農場的連長、指導員要職工去摘棉花,「你能說不去嗎?你不離開,不聽話,不給領導面子,不積極響應上級調動,以後的日子怎過?」因此她自小學開始,義務勞動就一直伴隨著她成長,「冬季要為春耕積肥收集糞便,每個學生都有指標;春天要種樹植草;夏天要到麥田鋤草殺蟲;秋收季節,學生要組織去田裡拾棉花,撿麥穗。」

而對於「義務勞動」和「強迫勞動」的差異,她形容中共使用手段是一種軟暴力。

據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是黨政軍企四位一體組織,資金有三分之一來自棉花。

另外,哈薩克斯坦公民阿李特那依阿拉山也爆料,她丈夫葉兒波拉提胡斯漫住在新疆阿勒泰市阿偉譚鎮,2017年10月27日被公安關押在集中營一年,迄今仍被監禁在家中,無任何權利和自由,中共政府也禁止她丈夫前往哈薩克斯坦。她表示她丈夫從未參加過非法宗教活動,但中共政府卻以虛假罪名拘留她丈夫,她懇求西方國家和人權組織幫助她早日和她的丈夫團聚。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