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玉祥治軍 為何喜歡「軍棍伺候」?(圖)


西北軍首領馮玉祥。(網絡圖片)

提要:民國時期,馮玉祥治軍,最喜歡用軍棍。不僅對付當兵的,而且對付當官的。當官的挨打,在別的部隊裡不多見,在馮玉祥的西北軍這裡,卻是家常便飯。馮玉祥自以為自己是眾部下的爹,爹打兒子,有何不可?最後他這個老爹,也變成了孤家寡人。

北洋軍懲罰士兵,都用軍棍。軍棍是制式的,跟武器彈藥一樣,是上面配發的。長約三尺,直徑一寸,手握一端是圓柱形的,被漆成黑色,打人一端是三棱形的,被漆成紅色,當時人又稱為黑紅棍。跟軍棍相配套的,還有軍法官。犯了錯,想要不挨軍棍,不是跟長官有特殊關係,就是來頭比較大。

馮玉祥治軍,最喜歡用軍棍。不僅對付當兵的,而且對付當官的。用他的話來說,治兵要恩威並用,打就打得他疼。當兵的挨打,司空見慣,吃糧當兵,就得過這黑紅棍一關。但是,當官的挨打,在別的部隊裡不多見,在馮玉祥這裡,卻是家常便飯。不僅挨打,而且還罰跪。有的時候,即使是當兵的有錯,如果比較普遍,比如內務衛生差,那就首先打負責軍官。打完了,挨打的還要立正敬禮,謝謝管教。

打當官的,有時候,是一種收買人心的招數。比如說,在馮部駐軍南苑時,新兵營營長接新兵時,沒有安排好,有的新兵沒有領到鋪草,睡在了地上,就當著新兵的面,打新兵營長20軍棍。新兵看了,必定心生感激。運兵坐火車,如果士兵在車上出了意外,也一樣要責罰負責軍官,軍棍伺候。

軍官被軍棍伺候,求情是沒有用的,越是求情越打。如果挨揍的人,能帖然接受,毫無怨言,那麼,過不久,他說不定就會升官。不打不罵不升官,是淮軍的傳統,北洋軍很多部隊也是這樣。馮玉祥在這個方面,有特別的愛好。他的軍官,都是他一手從小兵帶起來的。他們的家鄉,他們的愛好,甚至他們的乳名,他都知道。好的時候,跟親爹似的,一旦惹到了馮玉祥,也像爹懲罰兒子一樣地罰跪,打人。如果你帖然接受,沒有絲毫怨言,說明你也充分認可了這種父子關係,所以,必定忠誠可靠。於是,罰跪和軍棍伺候,就成了一種忠誠度的考驗,通過了考驗,當然可以升官了。

罰跪和當眾挨軍棍,對於一個男人來說,顯然不僅是一種懲罰,還是一種羞辱。馮玉祥自以為自己是眾部下的爹,爹打兒子,有何不可?他根本沒有把這些羞辱當回事。但是,這樣的懲罰和羞辱,也只有那些行伍出身,從新兵就接受馮玉祥栽培的人,才能帖然接受,而那些軍校畢業的人,則根本受不了。所以,軍校生即使進了馮部,一般也待不住,只要軍棍伺候了一個,一同來的就都走了。軍校生同學多,可以互相援引,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是,那些由馮玉祥一手帶大的人,走到別處,沒有同學幫忙,沒有人要,只能踏踏實實待在這裡。因此,馮玉祥管自己帶出來的兵叫做家雞,而軍校生是野雞,「家雞打得團團轉,野雞不打滿天飛。」

馮玉祥的部隊,就是他為家長的大家庭,所有人都是他的子侄,但是,最後這個大家庭還是散了。他這個老爹,也變成了孤家寡人。

本文留言

作者張鳴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