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科技危機 陸「千人計劃」竊密多手段(圖)
針對中共運用各種手段偷走台灣人才及技術,學者提醒台灣政府與產業勿掉以輕心。圖為中華民國科技部長吳政忠。(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1年2月18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中國「千人計劃」2008年12月實施海外人才招募計劃,以各方式吸收學者出賣、盜竊研究成果,引發多國警覺。2021年中共「內循環」建置科技核心突破關鍵技術,帶動新興學科戰略科學家及領軍人才鼓勵回國創業,但研判各國警覺後,「千人計劃」轉低調隱密進行。現正是台灣打入國際舞台關鍵時刻,學者提醒台灣政府與產業勿掉以輕心。
相關新聞報導如下:
疫苗這樣來的?北京「千人計畫」在加國遭識破
日本遭「千人計畫」滲透 北京錢誘44名學者
中共千人計畫重金誘惑學者 日本亡羊補牢
NASA科學家承認參與「千人計畫」面臨監禁
隱瞞加入千人計畫 美前華裔教授被控欺詐
針對中共運用金錢利誘,釋放惠台政策為餌,甚至是誘台人掉入色計,進而抓其把柄而威脅之,藉此偷走台灣人才及技術,學者提醒,這時候正是台灣高科技打入國際舞台的重要時刻,台灣政府及產業均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推行千人計劃 國際社會警覺
當華為孟晚舟於2018年底在加拿大被捕時,美籍華裔科學家、斯坦福大學教授張首晟在當天自殺。張首晟主要研究領域凝聚態物理,研究證實了馬約拉納的費米子假設「天使粒子」;張首晟於2009年被中共「千人計劃」吸納,返回中國成立「丹華資本」,並配合中共的「雙創」計劃,「要把前沿的研究方向帶回中國」。丹華資本在區塊鏈技術及數字貨幣領域投資,其所投資數據管理公司Cohesity旗下客戶包括了美國能源部及美國空軍。除此之外,丹華資本還投資了無人機公司Flirtey,為美國交通部服務,而Flirtey也是丹華的投資對象。
同一年11月,美國《301調查報告》表示,中共利用其支持的風險投資公司針對美國新創進行少數股權的小額投資,即能夠簡單獲得跟美國最新技術相關資訊,張首晟創辦的丹華資本被列入其中。
此外,哈佛大學化學系主任李柏(Charles Lieber)於2020年,因被指控參與中共「千人計劃」獲得了中國(中共)政府資助,卻未向國防部及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說實話,而遭到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逮捕。
身為奈米領域傑出人才的李柏,自武漢理工大學哈佛大學奈米聯合實驗室獲取了5萬美元月薪、15.8萬美元生活費,以及174萬美元的研究經費。FBI也聲明,「千人計劃」獎勵個人竊取專有信息及違反出口管制。
《美國之音》2020年12月6日報導,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於8月發布報告,提及中國在全球設立超過600個海外人才招聘站。根據喬治城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CSET)「中國人才計劃追踪」(Chinese Talent Program Tracker)數據庫資料,大約有40個中國國家級別的海外人才引進計劃,國家級與地方級的計劃總計近300個。
報導稱,在美國引發負面關注的「千人計劃」,或許僅僅是中國當局龐大海外人才引進行動的冰山一角;2020年11月初,中國河北省召開了年度科技引智座談會,此座談會本是數十人參加的小型會議,但該河北省官員聲稱,近年已引進外國專家高達4.9萬餘人次;光是2020年內,中方即在美國、德國、法國、英國、俄羅斯等19個國家及地區建立58個國(境)外引智工作站,此數據令人心生警惕。
報導表示,「千人計劃」雖然已經消失於中國網路,但人才招募仍以其它不同的形式持續存在。中國科學技術部發起的高端外國專家引進計劃仍沒有停止,像中國科技部於2020年底發布的《2020年度國家外國專家項目申報指南》計畫仍位居第一位。
擔任CSET「中國人才計劃追踪」數據庫負責人艾米莉·韋恩斯坦強調,中方試圖隱藏這些計劃,不代表已經停止從海外招攬人才。她坦言,中方會試圖低調行事,「要麼不再用這個詞,或者換一個類似的名目。所以我們看到中國有意淡化這些事情,表現得好像什麼都沒有發生。」
韋恩斯坦直言,至於這些被隱匿的計畫對於美國知識產權的威脅,並不亞於「千人計劃」。她說,「我們必須從一個更廣泛更高的角度來審查中國的人才招募行動,而不只是深入挖掘一個項目。因為中國政府圍繞這些項目建立起來一套系統,使得一切人才項目都能為其所用。」
因此,她建議,不能夠只鎖定「千人計劃」或「長江學者計劃」,應該要全面審視國內中國人才引進計畫背後的系統,才能夠應對中國大規模的竊取知識產權問題。
台大化工系教授李篤中去年名列中國「千人計劃」名單中,主持中共官方出資的研究計劃,且已連續11年總金額超過1000萬台幣。為此,李篤中選擇退出了台科大校長遴選(詳新聞:台大教授李篤中 爆參與中國「千人計畫」被查)。中國國台辦於2019年11月宣稱,台灣已有72人加入「千人計劃」。在此之前,陸委會已掌握資料,發現台灣有33名專家學者加入,隨後根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最高處以50萬元罰鍰。
陸委會表示,凡是在政府擔任專職、現任國家科研人員或是國立教職人員,在未經許可之下,不得參與中國大陸各項國家基金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至於已退休與兼任教師、非現任政府科研人員或屬於一般民間教育專職與科研人員,在法律上有不同,依個案事實認定。
除了台灣,日本近期也開始關注「千人計劃」威脅。日媒於2021年1月初報導,至少有44名日籍研究人員參加「千人計劃」,而在加入「千人計劃」的日籍研究人員中,有從日本政府領取了高額研究經費補助後,再前往跟中國軍隊相關的大學研究。為了防止攸關經濟及安全保障重要技術外流,日本政府將要求接受政府資金的研究人員,在原則上必須要公開在海外相關活動。
日本政府做法不同於美國已針對「千人計劃」強化監管技術外流,現階段並沒有針對參加「千人計劃」實施任何管制措施,亦無法掌握實際狀況。針對此漏洞,日本政府有意參考美國制度等,於2021年提出了政策準則,將獲得政府資金補助的研究計劃當作對象,檢討要求這些研究人員在參與海外的人才延攬計劃,或在接受外國資金時都必須得公開。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主任鄭欽模在受訪時說,「千人計劃」主要是為了盜竊知識產權,藉著進行彎道超車,來達成2025中國製造,實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乃是主軸,中國還試圖網羅收買世界頂尖的科學家以成就2025中國製造,甚至是2035中國標準,「千人計劃」是中方透過竊取、收買方式來實現工業升級、科技領先之夢想。
鄭欽模表示,「千人計劃」已引起美國及西方先進國家的警覺,美國政府也已經提出了警告,此種人才計劃是在製造利益衝突,並為海外科研人員把美國知識產權帶回去中國提供了一種激勵。
針對中方「千人計劃」及相關活動,美國政府升級反制措施,除了要積極查緝追捕千人學者,還要求各大學必須申報來自中國的補助、更禁止理工學院招收中國交換學者及研究生等,鄭欽模相信,拜登(Joe Biden)政府會延續川普(Donald Trump)對防制中國盜竊知識產權之作為。
兩岸高等教育界互動 中方採多種手法取得台灣技術與人才
一名不具名國立大學學者向《大紀元》記者揭示,中共當局針對台灣教育界滲透收買方式,中共究竟是如何將台灣老師帶過去的?例如利用兩岸同源同校及姊妹校概念,打著回歸名義,在兩岸共組學術聯盟,「在校務體系成立兩校緊密交流的事務」,類似管道進行著兩岸交流、回歸交流活動;接著,中方校方再邀請台方加入對岸成立的兩岸校友聯誼會及校友企業家聯誼會等,以進一步擴大影響,動機是為增加彼此熟悉、促成合作互動空間。
這名學者表示,台灣某些知名高等學府具有很多高科技研發能量及專利,教育部於10年前開始推專利技轉,老師與學校共有知識產權,再透過產學合作中心來轉移販賣專利給企業,部分特殊專利,給了出錢的業界,其中包括具有中國背景的買家,「這些企業有的化身成台商,有的掛名投資公司,技術就被洗轉到對岸了」。大約在20年前,教育部鬆綁兩岸學術禁令,就逐漸打開了兩岸教育學術交流的破口,無奈的是,老師要升等、背業績,學校也必須得賺錢,政府也就半閉一隻眼,讓中共如入無人之地,輕易地吸走了台灣學術人才及研究成果。
至於中共如何誘使台灣教授為共產黨服務?學者說明,對岸會利用在內地工作的學者,回來台灣找尋過去的校友、學長學弟,一個拉過一個,先是邀請「參訪」,通常是落地招待,針對重要人物則採全額補助,學術圈則是邀請參加研討會,並補助交通費用,提供高額稿費,中方的手段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