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圖)


人生最聰明的活法,就是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英國一位學者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年少時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當時曾夢想要改變世界,但當我年事漸長,閱歷增多,我發覺自己無力改變世界,於是我縮小了範圍,決定先改變我的國家。

但這個目標還是太大,我發覺自己還是沒有這個能力。

接著我步入了中年,無奈之餘,我將試圖改變的對象鎖定在最親密的家人身上。但上天還是不從人願,他們個個還是維持原樣。

當我垂垂老矣,我終於頓悟了一些事:我應該先改變自己,用以身作則的方式影響家人。若我能先當家人的榜樣,也許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國家,將來我甚至可以改造整個世界,誰知道呢?

贊同這樣一個觀點:這個世界上最聽你話,最容易聽你指揮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成功一定有方法,而這一方法從根本來說,就是改變自己。

真的是這樣的。「我」是一切「私」的根源,要想改變一切,首先改變自己「無私」。

所以,從這一角度說,改變自己是改變他人的最好方法。

只有洞察、認知自己,因地制宜地改變自己,你才有可能去影響別人。

與其生氣,不如爭氣;與其抱怨別人,不如改變自己。

人生最聰明的活法,就是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

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要對自己有所期待,對別人保持平常心。

改變自己是智者,改變別人是蠢人,幸福是從改變自己的開始。

試圖改變別人,最終是徒勞的

德國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曾說:「幸福的家庭,都有一個共同點:家裡沒有控制欲很強的人。」

試圖控制對方、改造對方,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標準和要求做事,不僅難以奏效,而且還會破壞婚姻的和諧與幸福。

其實,從來就沒有完全合拍的兩個人,不管是夫妻,還是孩子、朋友,當我們試圖以各種方式去改變他們,希望他們成為我們心目中想要的樣子,卻發現最終都以失敗收場。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著名音樂家小貝作曲有個習慣,就是必須先給他詞,他明白了歌詞的意境才能創作出旋律。

有一次他被邀請和著名詞人席勒一起創作一首歌曲。

他向席勒要詞,席勒說:「你不給我曲子,我怎麼寫詞?作詞是需要靈感的,我的習慣是必須先聽曲子才能寫出詞。」

小貝逼著席勒要詞,席勒憋了幾天一個字也沒寫出來,回國。

小貝跟摯友抱怨道:「作曲更需要靈感,我現在怎麼辦?」

摯友對他說:「讓席勒改變習慣,看來是不可能的。你不是也會寫詞嗎,先草做一個詞,把曲子譜出來,不就結了嗎?」

小貝豁然開朗,自己草擬了歌詞,很快就按照這個詞的意境寫出了曲子。

他把曲子寄給席勒,席勒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寫出了歌詞。這就是我們現在聽到的「歡樂頌」。

這讓我想起心理學家榮格離世前跟弟子說的一番話:

你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作為老師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

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的跡象,那是因為沒到那個時間點。永遠相信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拯救者。

是啊,世上很多事是強求不了的,與其費盡心思改變別人,不如調整自己的心態,把時間和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把自己過好、讓自己優秀,才是正道。

當你學著把抱怨放一放,把怒火收一收,自己先作出改變,你往往發現對方也會有所改變,事情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