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後默克爾時代的德國會對中國更加強硬嗎?(圖)

 2021-01-30 08:4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默克爾
默克爾(圖片來源:Sean Gallu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1月30日訊】當美國聯合盟友制衡中國時,德國對這個亞洲巨頭採取了更為旁觀者的態度。但隨著德國總理默克爾將於9月卸任,分析認為,柏林很可能轉變為更鷹派的對華立場

默克爾在2018年出人意料地表示將告別其政治生涯。這位總理放棄了她自2000年以來擔任主席的基督教民主聯盟(CDU)的領導權,並承諾在第四個總理任期結束後不尋求連任。

智庫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羅舍(Sophie Rocher)表示,默克爾被認為是為了商業利益向中國妥協,在國內和歐盟都面臨越來越多批評,新的領導人可能會改變對華思路。

她對美國之音說:「新一代領導人對中國的長期威脅更加敏感。北京和中共正在挑戰歐洲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即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權衡。」

默克爾接班人

默克爾所在的基民盟於1月選出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州長拉舍特(Armin Laschet)為新黨魁,這意味著他很可能成為默克爾的接班人,作為聯盟黨的候選人參加9月的選舉。

今年59歲的拉舍特代表中間派的政治路線。來自德國人口和工業大州的拉舍特主張保護德國出口產業,有人認為他的對華政策偏軟。

拉舍特去年接受採訪時表示,德國和歐洲應該以現實、自信的態度與中國打交道。他也強調遵守國際規則的重要性 ,「我們倡導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包括商業和政治領域,包括市場准入和公平競爭。」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德國事務專家布拉斯(Piotr Buras)認為,德國對中國的態度長期主要基於地緣經濟而非地緣政治,新一屆政府需要改革這種經濟聯繫。

他對美國之音說:「對中國出口的依賴是德國經濟模式的一部分,在這種經濟模式中,以汽車為主的傳統產業發揮著核心作用。這種模式需要徹底改革,或者至少要糾正,但這不會一蹴而就。」

作為歐洲最依賴出口的國家之一,德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超過了其他任何歐洲國家。2018年,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幾乎佔到了歐盟出口總額的一半。

近年來德國國內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已經有所反思。早在2016年,德國政府以國家安全風險為由拒絕了一家中企收購德國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Kuka)。不久後,德國收緊了限制海外投資的法律。

長期來看,德國將進一步調整與中國的經濟關係。在中國推出旨在構建科技超級大國的《中國製造2025》後,德國國內對中國政府主導的經濟戰略愈加質疑,他們擔心北京會針對德國公司,並抽走他們的知識產權。

智庫貝塔斯曼基金會(Bertelsmann Stiftung)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中國製造2025》取得成功,對德國至關重要的機械製造行業對中國的出口可能從2019年的180億歐元縮減到2030年的130億歐元。

此外,默克爾的繼任者將面臨更多來自德國其他政黨的壓力。德國複雜的多黨制要求聯合政府,這些政黨在對華問題上均主張採取更為強硬的路線。

民調顯示,佔德國選民20%的綠黨有望與基民盟組成聯合政府。綠黨近年來成為對華最鷹派的政黨,主張制裁北京侵犯人權的行為,並停止使用華為技術,特別是用於德國5G網路的發展。

歐盟的壓力

分析認為,德國還受到來自歐盟的壓力,這些成員國對德國在歐盟內部推崇的對華政策愈加不滿,要求德國更多地發聲,在對待中國問題上更加強硬。

鑒於德國在歐盟舉足輕重的地位,對於支持向中國採取更強硬態度的成員而言,德國的立場長期是一個重大障礙。在默克爾執政期間,她主張在中國問題上優先考慮對話,避免對抗或批評,相信經濟接觸將使中國在政治上開放。

默克爾還將歐盟視為美中對抗升級中的調解力量。她推動與北京在投資協議、氣候變化等領域重新接觸,試圖表明與中國領導人的對話仍有意義

然而,這種做法出現了深深的裂痕。隨著新冠危機的全球流行,中國在政治和經濟上變得更具挑釁性。中國在香港、新疆和西藏不斷打擊民主,以「戰狼外交」反擊國外的批評,同時在包括德國在內的整個西方加緊進行經濟和政治間諜活動。

在許多歐洲人看來,默克爾的做法不再反映歐洲的共識。在過去一年裡,歐洲對華立場已經大幅變得強硬。據皮尤研究中心10月公布的一項調查,大部分歐洲國家對中國的負面看法顯著上升。

歐洲的對華方針正處於一個相當大的變動時刻。歐盟12月宣布與北京達成了一項投資協議,對中國外交是一個巨大的勝利。這項協議是在德國擔任歐盟主席國的六個月期間完成的,默克爾將達成該協定作為首要任務。

但這份投資協議引起了歐盟內部的重大分歧。一些歐盟成員國認為,默克爾將德國大企業的利益置於一些較小的歐盟成員國之上,並有意忽視中國的人權問題,透支了歐盟的信譽。

默克爾對中國電信巨頭華為的友好態度使其面臨尷尬的境地。儘管她多次談到歐盟要在5G問題上採取共同立場,但英國、法國、義大利和東歐大部分地區都準備將華為趕出局。

歐盟對中國日益增長的影響力感到震驚,並呼籲與美國拜登政府結成更強大的聯盟,維護民主國家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導地位。

智庫卡內基歐洲研究所的研究員鄧普西(Judy Dempsey)近日在一篇觀點文章中寫道:「如果德國致力於跨大西洋關係和安全,柏林必須更積極地推動歐盟達成一致的對華政策,而且是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對接或融合的政策。」

来源:美國之音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