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臺美關係 基進黨對蔡英文提國安4箭(圖)
永社專案研究員彭至誠(左至右)、臺灣基進新聞部主任張博洋、臺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臺灣北社秘書長潘威佑22日舉行記者會,提出「國安4箭」建言,盼穩健邁向臺美建交。(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1年1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已就職,臺灣基進黨與獨派團體22日召開臺美新戰略記者會呼籲,臺灣須展現抗中意志給拜登看,擺脫臺美關係模糊、不可預測性,並提出「國安4箭」政策建言,盼堅守「一中一臺」底線,速通過《外國代理人法》等案,阻中國滲透。另,前立法委員林郁方在國政記者會上說,美中會繼續競爭,臺灣重要性不減。
相關新聞報導如下:
拜登上任後美中蜜月期?學者這樣看
學者示警:中共軍隊演訓頻率將增加
北京制裁美前官員 陸委會批:國際反感
北京打手上場?國民黨提案凍結預算挨批
拜登就職典禮蕭美琴沒進場?藍議員解答
臺灣基進黨提國安4箭建言 盼堅守「一中一臺」穩固臺美建交
綜合中央社與民視新聞網報導,因拜登已宣誓就職,美中臺關係開始新局面,臺灣獨立建國聯盟主席陳南天、臺灣基進新聞部主任張博洋、臺灣北社秘書長潘威佑,以及永社專案研究員彭至誠22日共同召開「打破模糊堅守一中一臺,強化體質邁向臺美建交記者會」。
張博洋認為,美國此次總統大選發生許多爭議,導致美國社會分裂,拜登上任後,修復裂痕恐是首要任務,這或許讓中國當局在美中關係上獲得喘息機會;在美國抗中行動可能趨緩的同時,臺灣應該展現比美國政府更積極的抗中態度,以及堅守主體性的決心,這「國安4箭」顯得格外重要。這也是要建議蔡英文總統,這些是目前能進行的事情。
張博洋表示,「國安4箭」分別為完成《境外勢力代理人法》草案的立法,以及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有關中資限制的部分,修補馬英九政府時期門戶大開及在中國經濟侵略下出現的國安漏洞。
張博洋說,在5G世代裡,美國欲推動乾淨網路,臺灣能做乾淨網路的認證,讓臺灣跟美國接軌,政府也應該要整合現有的資安標準,推動臺灣版本的乾淨網路標章,在資訊安全方面超前部署。
提及在美國的臺灣保證法架構之下,張博洋認為,臺灣應該積極尋求美國對臺軍售及共同演訓,維持不對稱戰力,打造刺蝟臺灣;臺灣基進主張,為因應中共新型態的戰爭威脅,臺灣政府應該比照北約,成立跨部會的混合戰應變中心。
在許多民眾憂心未來臺美關係生變及美抗中減弱力道部分,基進黨呼籲蔡英文政府,除了堅守「一中一臺」的原則,也應該要強化臺美關係,並列出國安4箭,從法治、資安國防及總體規劃著手,還強調這是基進黨在下個會期,立法倡議方向,包括要求臺灣強化抗中能力、嚴防中國當局運用各種方式滲透國安,以及有效應對中國新型態的威脅。
陳南天說,鞏固臺美關係,不會只是依靠美國單方面的承諾,同時需要臺灣內部自我防衛的決心,所以必須落實「國安4箭」。
彭至誠提醒,中國當局針對臺灣乃至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威脅,自原有的資本控制,發展成為在傳統與數位媒體上的輿論操作,並透過遭受中共控制的代理人,將中國當局反對民主的髒手伸進民主國家,還企圖透過看似民主方式推翻民主。
潘威佑表示,今天以實際行動站出來,表達對臺派政黨之間合作的支持;面對親中勢力及中國威脅,更得要深化臺美關係的穩定及交流。
林郁方:美中將持續競爭但趨穩定 對臺灣是好事
面對美國新政府開展的新局勢,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2日召開「美國兩岸政策的變與不變」記者會,出席與會者包括林郁方、前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邱坤玄、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教授盧信昌,以及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何思因等。
與會討論人士都同意未來美中將維持競爭態勢,美國會繼續視中國為重要挑戰,但同時存在走向和解之處。
林郁方認為,與外界主流意見不同之處,在於拜登政府不會等著處理好內政問題,再去著力於對外事務,這是因美國是超級強權,在世界許多地方都有重要利益需要維護,同時有責任及必要主動或被動地解決國際上許多問題,包括美中經貿糾紛及南海軍事對峙等,這些都是無法擱置的對外事務。
林郁方說,美中和解是兩岸和解契機,但臺灣不需要擔心美中和解將會對臺灣造成傷害。美中將持續競爭,因此臺灣的重要性不會稍減,臺灣是美中雙方打交道的重要籌碼。至於美中關係趨於穩定、可預測,對臺灣而言也是好事。
何思因表示,拜登政府與川普政府相較,研判不會將臺灣推到前臺,這對臺灣是件好事。
媒體詢問如何看待中國政府20日宣布制裁川普任內28名「在涉華問題上嚴重侵犯中國主權」的前美國官員。對此,何思因認為,這是強權競爭的常態,「暗虧可吃,明虧不能吃」。
經濟方面,邱坤玄表示,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統計,中國2020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已達美國70%,差距之小前所未有。此外,因川普政府過去4年來對中強硬遏制讓中國在經貿等領域歷經演練,同時意識到技術自主及在國際上善用「統一戰線」的迫切性。所以,未來拜登政府聯合盟友對抗中國,其結果同樣是取決於中國的經濟吸納力及抗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