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負重!為保憲政 蔣介石寧背獨裁者駡名(圖)
蔣公為確保臺灣不被中共滲透,義無反顧挺身捍衛民主憲政。(攝影:yi-hsin Lu/看中國)
說到這裡有人就要問了:蔣介石在大陸曾經長期掌握軍政大權,到了臺灣又連任幾屆總統,怎麼可能權力慾望不大呢?
這就要回顧和剖析一下蔣的性格。
蔣介石很年輕的時候就加入了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每次作戰他都是身先士卒,生死置之度外;但是每次革命一成功,他就撂挑子,動不動就辭職不幹,要回老家侍奉母親。而且他鬧辭職不是因為職場不順利,他早就獲得了孫文的特別器重。但是他就是說走就走,孫文也拿他很頭疼,說蔣介石這個人心高氣傲、桀驁不馴,經常就是留張紙條,未經批准,就掛冠而去了,連孫文親自發電報寫手諭也召不回來。有人說蔣介石辭職是因為跟陳炯明合不來,其實他跟陳私交挺好的,1922年陳炯明準備叛變前向孫文辭去了粵軍總司令和廣東省省長,孫文照准;蔣介石還想不通,跑去找孫文說情,當然沒說成功啦,一氣之下也辭職了,他要跟陳炯明同患難。
過了兩個月,孫文在永豐艦遇險的時候,蔣介石正以為自己在跟陳炯明共患難呢,正在家賦閒,他一接到孫的信就寫了份遺囑,把家產分給兩個兒子,然後冒死到廣州去護衛孫文四十多天。但是孫文一脫險沒過多久,蔣介石就又辭職回家了。這才立了救命的功勞,正是青雲直上的機會啊,他就這麼毫不可惜地扔掉了。假使一個人權力慾望很大……一個積極上進的青年不可以這樣子的嘛對不對?蔣介石偏就這樣,一不樂意或者一有家事就辭職,辭了十幾次,直到1925年孫文逝世,他自覺到有甩不掉的責任在身了,要完成北伐,完成國父的遺志,才沒有再開過小差。
但是即便在他掌握中國最高權力以後,每次遇到內鬥,他就又以大局為重,通電下野。第一次下野1927年,明明是他高瞻遠矚果斷清黨,但為了爭取汪精衛,他在清黨前就給汪精衛承諾支持汪精衛來主持黨務,所以汪精衛分共以後提出來要做老大,要蔣介石下野,蔣介石就辭職去國了。第二次下野1931年,又是因為蔣介石跟胡適一起「民主憤青」,他認為中原大戰以後中國已經基本統一,可以召開國民大會,制訂一部在憲法頒布前、在訓政期間可以臨時用的約法了。但是胡漢民認為從訓政到憲政的程序上不可以躍進,以違背孫文遺教為由堅決反對。簡單地講,胡漢民主張訓政期間要黨治,蔣介石主張訓政期間要法治。這一場爭執,又被汪精衛和桂系利用,鬧到蔣介石第二次下野。第三次下野1949年,他讓位李宗仁去跟中共和談。有人說他三次下野和復出是以退為進,有這個可能,不過他每次下野都是禮讓,每次復出都是國難當頭大家發現沒有他不行了才又把他請回來。演戲的可能不大,而且風險太高。我感覺他這個下野跟他的性格還是有關係,有負氣和從前那種撂挑子的成分。尤其最後一次下野,在大陸的最後一年,除了布局撤退臺灣,我感覺他是比較消極的,有一點自暴自棄——他把時局看得很清楚,李宗仁想做什麼他很清楚,有什麼災難性的結果他也很清楚,但是沒有人聽他的,他無力回天——這一次是直到大陸淪陷的最後關頭他才打起精神來。
為什麼蔣介石總是辭職再復職,下野再復出呢?我認為這體現了他性格中的一對矛盾——「厭世心」和「責任心」之間的掙扎貫穿了他的一生。蔣介石年輕的時候在日記裡面寫:世界何其骯髒,政治何其骯髒,他想放下一切出家當和尚。另一方面,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又是他的責任心和他的意志力,所以每次他被需要,每當有責任召喚,他就會回來承擔。
民國38年大陸淪陷是蔣介石的奇恥大辱,但在我看來,這次失敗成就了一個政治家的成熟和擔當。因為這樣的成熟,他再也沒有撂過挑子;因為這樣的擔當,他才去背負了獨裁者的罵名。
蔣介石年輕時對自己的期許是做豪傑,中年以後開始以聖賢的標準要求自己。這是我們敬重他的地方,但他的這個追求,也很可能是他從412清黨時候的殺伐決斷變得優柔寡斷起來、以致「剿匪不力」的原因。譬如,有不少人就批評他在重慶談判的時候,堅決不允許部下暗殺毛澤東,導致毛荼毒中國至今。
蔣介石不是沒預見到毛會荼毒中國,他一向非常有遠見,他很早就洞悉了蘇聯所謂共產主義的真相,很早就預見到日本的全面入侵,他也早就估到中共會利用抗日戰爭自肥、壯大,但是在「不抗日則亡國」和「抗日則亡黨」之間,他選擇了後者;在「軍政以確保剿共」和「憲政以還政於民」之間,他又選擇了後者。他的選擇是對是錯,我沒有答案;我也不知道蔣公有沒有後悔,我只知道他做任何選擇,都從來沒有放棄憲政中國的最終目標。
但是一個成熟的政治家不能做聖母,不能夠因為要成就自己聖人的聲名就愛惜羽毛,而是既要把握好原則的堅持,也要有為選擇正確的路而不惜背負天下罵名的擔當。這或許就是政治領袖和精神領袖的區別所在。我想也是為什麼,蔣公在49年後痛定思痛,汲取大陸教訓,不惜背負獨裁者的罵名,凍憲戒嚴、連任總統、集中權力,以確保臺灣不被中共滲透、確保臺灣成為中華民國反攻和復興的基地。終於,在蔣經國任上,至少在臺灣模範省,完成了中華民族百年憲政夢想。
不過呢,雖然現在大家都盛讚蔣經國開放民主,但談到兩蔣之間的政治傳承,談到蔣經國繼承蔣介石的權力——儘管中間隔了一個嚴家淦——這件事一直都有父死子繼的詬病,也總是被作為「蔣家王朝」「獨裁」的一個佐證。老實說我也有點腹誹:雖然民主國家也有政治世家,譬如布希家族克林頓家族——我們總不能禁止有政治抱負和能力的家庭成員從政嘛——但是這樣授人口柄,總是不智,總是不完美。
其實蔣介石跟蔣經國早年的關係不怎麼好,甚至有謠傳經國也不是蔣公的親生兒子。不管是不是親生兒子,蔣介石理想的接班人都不是蔣經國,而是陳誠。之前立的遺囑也是交班陳誠。可惜陳誠死得太早。蔣介石自己也感嘆過,他的好學生不是戰死了就是被俘了或者病故了。剩下的,或者能力不夠,或者資歷不夠。像嚴家淦很能幹,但黨內資歷太淺不能服眾,黨內這麼多派系他搞不定的。而蔣經國這麼多年確實證明了自己全方位的能力,公平而論,他積累的政治實力並不僅僅因為他是蔣介石的兒子。
我發蒙的時候,讀過一個春秋故事,給我印象很深:晉平公問祁黃羊,南陽沒有令,誰去做合適呢?祁黃羊推薦解狐。晉平公就很奇怪,因為這兩家關係很複雜,是仇家,當年祁黃羊的爸爸錯手殺了解狐的爸爸,解狐又下毒殺了祁黃羊的爸爸……為什麼祁黃羊還要推薦自己的殺父仇人呢?祁黃羊說,你問我誰合適,又沒問誰是我仇人。又一次,晉平公再問祁黃羊,誰適合做尉呢?祁黃羊推薦祁午。晉平公又奇怪了,祁午不是你自己兒子嗎?祁黃羊說,你問我誰合適,又沒問誰是我兒子。這個故事後來成為一段大公無私的佳話——舉賢不避仇,舉賢不避親。說到這裡,我想請問大家,有誰能說蔣經國不賢呢?
另一方面,蔣介石傳承給蔣經國的不僅僅是權力,更重要的是理想;蔣經國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至少在臺灣實現了這一理想。許多民主人士都盛讚蔣經國主動結束專制開放民主,其實開放民主一直就是蔣介石設定的目標,在大陸不幸失敗了,在臺灣終於在蔣經國任上得以開花結果。
我的義父康國雄,曾經被污蔑為「蔣介石的乾兒子」,九十年代他去臺灣拜謁蔣公的陵寢,他問臺灣人更敬佩老蔣還是小蔣。那個時候(今天可能不同了),那個時候他得到的大多數答案是「老蔣。因為小蔣的成就都還是基於老蔣設定的目標和打下的基礎。」
蔣介石打下了哪些基礎呢?除了從大陸帶去的中華民國憲法和憲政體制,他在臺灣進行的土地改革是中國幾千年來最成功的土地改革,沒有流血,沒有不公不義;他治理臺灣期間又一次創造了他在大陸創造過的經濟奇蹟,遷臺十幾年臺灣就進入了小康社會,從日本的輸血管一躍成為亞洲四小龍,這也使得蔣經國後來有本錢進行十大建設。這些藏賦予民的舉措是臺灣順利開放民主的經濟基礎。臺灣的民主改革也不是從小蔣才開始。老蔣總統除了限制共產主義和臺灣獨立,控制中央權力以維繫中華民國正統以外,剛剛遷臺風雨飄搖的1950年就推動地方自治和實現了基層的民主選舉,並且從小學就開始推行各種民主選舉的教育。老實說,蔣介石如果真想獨裁,臺灣這麼小個島,要學金日成那個式樣的獨裁應該是輕輕鬆鬆。他何苦費心費力搞什麼訓政,每天去教老百姓孫文的《民權初步》?
他孜孜不倦地這麼做,就是因為他從來沒有忘記國民黨要還政於民的承諾。
他曾經對魏德邁將軍說:如果我去世時仍然是一個獨裁者,我必定和所有獨裁者一起為後人遺忘。但是,如果我能替民主政府建立確實穩定的基礎,我將永遠活在中國每個家中。
我相信,儘管蔣介石並非完人,他的一生經得起任何歷史學家最嚴苛的拷問;我也相信,他的遺志會在中國的整個領土上實現,他會永遠活在中國的每一個家中。
年年清明年年雨。每到清明,我一定要祭奠蔣公。經常就有人問我,你為什麼對蔣介石評價這麼高,為什麼這麼敬佩他?
我對蔣介石評價這麼高,當然是因為我在前面介紹的他的品格、他的貢獻。但在我心目中,蔣介石的形象比其他包括國父在內的偉人都還要來得親切的原因,恰恰因為他不是完人,而是作為一個有血有肉的凡人、一個有缺陷有弱點的凡人,對盡美和盡善,孜孜不倦、一步一印的追求,正所謂「擇善固執」;我最最欽佩蔣介石的,也還不是他的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而是他對責任一經認領就負責到底的態度、他的頑固、他到死也不放棄的意志。
我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生很有動力的人,所以我跟我的同仁們說,你們每次看到我想要偷懶想要遁隱,就拿蔣公來作我的鞭策。我看得入眼的名人偉人極其稀少,但是我要說,蔣中正是我的人生榜樣。
記得2003年宋美齡逝世的消息傳出來,很多人都到網上表達對蔣夫人的哀思,對蔣總統和對中華民國的懷念。有人很悲痛很絕望地寫道:
「可惜蔣公已經過世了,我們怎麼辦?!」
我是這麼回覆他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蔣中正。」
今天,我想再用這句話,同每一位有志於復興中華民國、有志於重建憲政中國的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