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閩試行「網絡身份證」中國人將來上網恐都難(圖)
武肺疫情肆虐下,政府以防疫為名推出一系列監控措施。(圖片來源:看中國/龐大衛)
【看中国2020年12月1日讯】中國大陸許多服務都要實名登記,除了手續麻煩,也往往帶來個資外洩的風險。近期公安部推出新技術,透過驗證申請者生物特徵,發出可信憑證,宣稱既方便在線身份驗證,又可杜絕隱私遭第三方掌握。但這套由公安部研發的系統卻引起爭議,有人擔心,有了「網絡身份證」,以後甚至上網都要當局批准。
自由亞洲電台報導,「網絡身份證」系統由中國公安部屬下的研究所研發。要取得網證,申請人要向公安提供人臉、指紋及身份證晶片等生物與個人資料,公安部核實後會發出可信憑證。網民開通或使用APP等各種網上服務時,可以使用網證代替輸入身份信息進行認證。
根據官方說法,「網證」綁定了申請者的生物特徵及身份證,並有多重密碼,極難被偽冒,即使遺失手機也要人臉辨識。
但有網民擔心,「網絡身份證」會變成「數碼良民證」。官方可根據某人的言行審核上網資格。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也指出,有了「網絡身份證」,駕照、辦理結婚等都可以在網上辦。但「問題是,民眾在進行商業活動時能否有別的選擇?」
據知,公安部已在廣東和福建開展「網絡身份證」試點。清華大學政治系原講師吳強認為,這並非偶然。
「今年公安部所謂重點打擊電訊犯罪,以打擊犯罪高發區為由,侵犯所有人通訊自由作為代價,很像疫症期間的管理模式,譬如說,天津上海一個人受到感染就全城實行封城。」吳強說,以網警為中心的公安系統不斷膨脹,相信中共官方限制公民瀏覽互聯網的情況會日益全國化、常態化、制度化。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作戰資訊安全研究所所長曾怡碩也認為,有關技術涉及收集公民生物特徵,存在倫理爭議。最大問題是,網證將所有資料集中到一個認證機構。
據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近日舉行的「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上介紹,網證的使用範圍將持續增加,在包括線下購票、醫院掛號、銀行開戶、網吧上網、酒店入駐、物流寄遞、樓宇進出等要求實名制的場所將得到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