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對中國效益低 難消美中貿易戰傷害(圖)
協定簽署完成後,RCEP各參與國領袖代表向在場媒體揮手致意。(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0年11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丁曉雨綜合報導)雖然北京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涵蓋了全球人口與GDP的近三分之一,但據媒體報導,RCEP對中國經濟的幫助並不能抵銷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也不能緩解中澳緊張的關係。有彭博專欄作家直指,RCEP更像帝國主義的產物,而非自由貿易。
RCEP對中國的效益難抵貿易戰傷害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今年6月期間,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的研究人員發現,如果美中緊張關係持續下去,到2030年,RCEP將實際增加中國GDP的0.4%,但貿易戰將折損1.1%。
澳洲昆士蘭大學與印尼財政部共同進行的研究則估算出,到2030年,RCEP將提振中國GDP的0.08%,而貿易戰則將削減其GDP的0.32%。
報告撰文者之一、昆士蘭大學副教授雷努卡·馬哈德萬(Renuka Mahadevan)指出,武漢肺炎疫情對區域經濟的傷害,或許使得RCEP的益處對簽署國而言看似更為卓著,因為成長基期比較低。然而對中國來說,相關數據或許只是「故事的一部分」,RCEP的意義不僅在於增長邊際效益。
PIIE的研究認為,從目前的局勢來看,中國雖然是RCEP最大受惠國,但該研究預測,RCEP並不能夠抵銷貿易戰的傷害,以及對手協議「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引發的貿易轉移,尤其是輕工業與先進位造業。
專家: 中澳緊張關係 難用RCEP解決
同為簽署國的中澳雙方目前正處於關係緊張時刻,北京也因此封殺大量澳洲產品,而該局面是否能因RCEP的簽署而改善,專家表示,並不看好。
據《南華早報》報導,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 Sydney)中國商法研究中心(CIBEL)貿易專家王衡指出,與過去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不同的是,RCEP在貿易爭端解決這一問題上,或著墨不足,以至於無法解決如此「棘手」的問題。
報導還引述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副教授高樹超表示,雖然多數FTA都設有爭端解決機制,但卻「眾所周知的無用」。事實上,中澳FTA本就有這種機制,但沒能派上用場,甚至理論上最遵照爭端解決機制規則的世貿組織(WTO),澳洲也沒有動用,遑論想通過RCEP解決。
同為CIBEL專家的周圍歡則指出,爭端解決機制無法解決政治分歧,如果中澳關係在RCEP簽署的當下都未改善,那麼簽署之後也沒有理由會有所不同。
彭博作家:RCEP更像帝國主義的產物
此外,據《自由時報》報導,《彭博社》專欄作家費克林(David Fickling)撰文直指,這種貿易協議恐非「自由貿易」之下的結晶,而更像是彰顯19世紀末新帝國主義「強權即公理」(might-is-right)的產物,只是此次變成了由北京所主導。
費克林的舉的例子正是雙方早已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中澳兩國。由於中澳關係惡化,在北京「非官方」的指示下,目前有好幾公噸的澳洲龍蝦在上海浦東機場腐爛。
北京在進行這種經濟威脅的同時,又將貿易夥伴納入貿易協議的做法,正是蘇聯解體後,不再仰仗國際規則,再度回到「強權即公理」的時代寫照。
費克林表示,即使RCEP最早是由東南亞國協(ASEAN)所提出,但現在也已經變成了在「自由貿易」的藉口下,實際上為北京所謂「偉大復興」的「帝國主義」工具,就像19世紀新帝國主義歐洲一樣,對內傾銷產品到自己的殖民地,然後整個帝國對外實行貿易壁壘,造成殖民地的貧困,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才瓦解。
費克林還直言,借由RCEP的推動,中國GDP到2030年時將提高大約0.5%,這實在不能說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