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小學堂公開課:「共產主義」設計原理(1)(圖)
柏林某公園內馬克思和恩格斯的雕像(圖片來源:Sean Gallu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10月19日訊】從一份聲明,到成立跨國組織,然後染紅半個地球,再成就世界第二霸權——中國共產黨。
馬克思才是無人能及的行銷大師,他提供的不是產品或服務,而是「概念」。憑藉行銷概念,他幾乎控制了整個世界。
如何包裝空洞的理念,用虛假的未來換取現在的權力和財富?暗黑小學堂,手把手解析「共產主義」的設計原理。你也能成為玩弄概念的高手。
【「共產主義」的包裝原理】
「各盡所能、各取所需」——這是大多數人對「共產主義」的認識。很多人也是憑著這一點,認為「共產主義」有利於人類福祉。
誰相信這些口號,我就只能「呵呵」了。但是,馬克思(還有恩格斯)不停的論述他們的概念,寫了好多好多書。這讓人覺得,莫非「共產主義」真的有可行性?
馬克思本人是包裝概念的高手。如果你陷在他的邏輯中,去研究他的論證過程,很難發現漏洞。但是,做過銷售的人都明白,真正的詭辯術,往往表現在三個地方:
1默認立場
2不可驗證的細節
3偷換概念
立場決定著方向,而邏輯是一條路。當你在一條路上反反覆覆走來走去,覺得暢通無阻,怎麼最後的終點就是不對呢?很可能你的方向就是錯的。路是人人都能看得到的,而方向卻是無形的。所以,默認立場,就可以用清晰的邏輯來傳遞假象。這在左派媒體的新聞中也是常見的。
不可驗證的細節,說白了就是,能驗證的地方,一定實話實說,不能驗證的地方,就可以按需要去隨便說。
偷換概念,要模糊一個概念的界限,然後在似是而非的論證中,把「鹿」說成「馬」。不經意的用一下,很容易矇混過去。
接下來,跳出馬克思的冗長論述,直接用普世價值去審視「共產主義」理論和《共產黨宣言》,一定會給你一個「驚艷」的結論。
掌握了這些方法,或許你也能創造一套概念,翻雲覆雨,把世界握在手中。
【馬克思要做什麼?】
先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注意,馬克思自己也承認,這不是靠什麼政治制度達到的,而是依靠高度發達的科技和生產力、以及非常高的社會道德水平,而自然達到的社會狀態。你會覺得,這很正常啊,如果物質財富多到用不完、所有人的道德都像聖人一樣,那樣的社會,採取什麼政治制度都是幸福的啊。用的著耗盡一生「著書立說」嗎?重點在這裡。馬克思假想了一下,那樣一個神仙般的世界,可能演變成什麼政治制度。然後提出了兩個結論:
1可以先實現這個假想的政治制度,然後再奔向神仙生活。
2可以用打砸搶的手段,實現這個政治制度。
你有沒有感覺這裡有問題?
原本的邏輯是:
(不可知的未來)科技和生產力高度發達+道德高尚→生活幸福無邊→政治制度可能變化
經過馬克思的複雜論述,邏輯變成了:
打砸搶→改變政治制度→(不可知的未來)科技和生產力高度發達+道德高尚→生活幸福無邊
看出來了嗎?馬克思真正想做的事情,是通過「打砸搶」來改變政治制度。至於那個「理想」的政治制度,原本屬於「不可知的未來」,經過馬克思的論述,被包裝成了「必然實現」。這就是所謂的「共產主義」。
我們開頭講過「不可驗證的細節」:你可以按照需要隨便去說。馬克思就是這樣,把「共產主義」跟「神仙般的生活」打包在一起,為自己的政治目的做背書:打砸搶→改變政治制度
由於這裡的政治制度,預先被論述成了「真理」,於是,馬克思鼓吹的「打砸搶」,也就成了「正義的」、「先進的」、「符合歷史潮流的」。
其實,馬克思真正論述的,是「打砸搶」的合理性與合法性。所以,「共產主義理論」,不是他的理想,而是他的政治工具。
從歷史來看,馬克思致力於推動的,就是世界各國的流氓暴動、無政府主義、推翻各國政府,然後建立全球性的大政府,統治一切。
如果你還不明白,可以看一看現在美國的「黑命貴」和「安提法」,這些都是公開的馬克思主義組織。然後你就知道馬克思真正推動的是什麼了。
(未完待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