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恐步華為後塵 傳中芯國際瘋狂囤貨(圖)

 2020-10-04 09:03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0
    小字

中芯國際因擔憂美國制裁,從美、歐、日本等上游供貨商採購,大舉囤貨,以免成為第二個華為。
中芯國際因擔憂美國制裁,從美、歐、日本等上游供貨商採購,大舉囤貨,以免成為第二個華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0月4日訊】(看中國記者端木珊綜合報導)中國最大晶元製造商中芯國際因擔憂美國制裁,據傳從美、歐、日本等上游供貨商採購,大舉囤貨,甚至與中國晶元廠合作建立中央倉庫,以免成為第二個華為。

中芯建中央倉庫 瘋狂囤貨

《日經亞洲評論》日前報導引述多位業內知情人士透露,中芯國際從美國、歐洲、日本等地的上游供貨商的採購量已經高出了2020全年需求,採購的商品包括蝕刻(etching)、光刻(lithography)與晶圓清洗機(wafer cleaning)等製程、測試設備。中芯還囤積了超過1年所需的用於維持設備運作的相關耗材原件,這些元件必須定期更換,以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為了擴大這些設備的存貨量,中芯還與其他中國晶元廠合作,建立中央倉庫以存儲這些產品。

一位來自美國晶元設備製造商的消息人士透露,中芯國際迫切希望囤積設備。中芯「訂購的機器數量超過了其當前擴張計畫所需的數量。…我們已經交付了一些,但在今年年底之前,還有更多的訂單要交付。」

有知情人士表示,今年年初開始,中芯國際就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當時,業界已經意識到美國可能進一步限制華為的非美國供應商使用美國技術,美國也確實在今年5月進一步限制了華為。因此,包括中芯國際在內的中國製造商,都在急於為現有的晶元生產機器購買更多的零部件,以確保遭到限供時可保持業務的連續性。

中芯聯合CEO趙海軍否認了日經報導的內容。但中芯卻將今年的資本支出從31億美元提升到67億美元,這一數字是去年全年營收的2倍,創歷史新高。

中國缺「芯」問題嚴重 各領域皆現短板

目前,中芯尚未如華為一般被正式列入「實體名單」,但美國商務部9月25日對美國公司的致函,已經釋放美國加強對中芯進行審查的強烈信號。

中芯國際嚴重依賴外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包括美國的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Lam Research、KLA和Taradyne,以及荷蘭的阿斯麥(ASML)和日本的東京電子(Tokyo Electron)。

此前,中國決定投放9.5萬億人民幣發展半導體產業以應對美國的制裁。但美國晨星(Morningstar)股票分析師Phelix Lee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儘管中國的設備(替代外國設備)已經出現在供應鏈的某些環節,但它們的規格通常落後兩到三代。」

馬雲日前也公開表示,其實中國的創新都只是應用上的創新,「真正底層的東西我們並沒有創新」「網際網路和智能手機都不是我們發明的,而晶元我們還落後20年。真正底層的運算和邏輯,底層的科學和科技,我們還遠遠落後生產的晶元只能達到英特爾2004年的水平。

事實上,中國不僅面臨著手機和電腦晶元短缺的問題,汽車領域也正陷入缺「芯」窘境。「中關村在線」網站10月2日發表文章稱,大陸汽車晶元自主率不足10%,先進感測器、車載網路、三電系統、底盤電控、ADAS、自動駕駛等關鍵系統所用晶元全部依靠國外企業。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