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6種復古的見面問候方式(組圖)

 2020-09-16 17: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在中共病毒氾濫之前,或許握手是個不錯的見面禮節,可是如今人們並不想近距離接觸。那麼還有哪些見面的問候方式呢?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被稱為「禮儀之邦」。(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網)

當您與久別重逢的老友相見,或者萍水相逢遇到了新朋,想必會馬上伸出手來行握手禮。噢!等等,瘟疫橫行,社交距離……

中共病毒氾濫之前,或許握手是個不錯的見面禮節,可是如今人們並不想近距離接觸。那麼還有哪些見面的問候方式呢?

幸運的是,我們可以向古老的中國尋求一些古人如何互相打招呼的方式。其實,握手從來都不是東方的傳統。眾所周知,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被稱為「禮儀之邦」,所謂「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實際上,自周公作《周禮》起,中國古人就系統規範了不同方式的相見禮,有平輩對平輩之禮,平輩對長輩之禮,以及長輩對平輩的還禮。這些禮儀皆不需有任何肢體接觸,大方而美觀,簡單而含蓄。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古人都有什麼見面問候的方式吧。

(1)拱手

這種行禮手勢是兩手互抱、合於胸前。
這種行禮手勢是兩手互抱、合於胸前。(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網)

這種行禮手勢是兩手互抱、合於胸前。《禮記》中說,在路上見到尊者或老師,要快步走向他,正面對著他拱手行禮。

這種行禮姿勢在今天的一些亞洲地區仍然很流行,人們通常也用它表達感謝、祝賀、道歉或懇求某人幫忙等等。

拱手時候,要注意男士是用左手握住右拳;女士則用右手握住左拳。如果您做反了,那通常是在喪禮時才用到的手勢。

(2)鞠躬

在作揖時,古人常會伴隨躬身前俯或屈膝的姿態,叫「打躬」,以表示謙卑和恭順。

在作揖時,古人常會伴隨躬身前俯或屈膝的姿態,叫「打躬」,以表示謙卑和恭順。
在作揖時,古人常會伴隨躬身前俯或屈膝的姿態,叫「打躬」,以表示謙卑和恭順。(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網)

單獨的鞠躬禮上身前俯,雙手垂貼於大腿兩側。鞠躬禮也是一種西方的正式禮節,過去在西方的皇家宮廷中很流行。今天,在許多亞洲國家,仍然是一種很普遍的問候方式。

鞠躬的禮節因國家而異。在韓國和日本,鞠躬是很普遍的,而且接受鞠躬的人還要同樣鞠躬回敬於對方。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人們普遍比較重視禮儀規範,如果見到上級(例如經理、老師和長者)必須向他們鞠躬問好。

(3)抱拳

抱拳禮多見於習武之人。
抱拳禮多見於習武之人。(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網)

抱拳禮多見於習武之人。如上圖所示:左手手掌伸直,右手用力握住拳頭。古代武人全副盔甲,手持兵器,不便躬身下拜,抱拳一擊為禮,真是威儀赫赫。

關於此問候手勢的來源有幾種解釋。其中之一就是左掌為文,右拳為武,是文武雙全的意思。因此,抱拳禮常用左掌右拳,以示友好、斂藏鋒芒之意。反之左拳右掌則帶有攻擊性。

(4)萬福

萬福是一種很別緻而美觀的問候方式, 適用於女子。
萬福是一種很別緻而美觀的問候方式, 適用於女子。(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網)

萬福是一種很別緻而美觀的問候方式,適用於女子,流行於宋代以後。古代女子往往口稱「萬福」問安,同時雙手在胸腹部重疊,膝蓋微彎為禮。

(5)作揖

作揖通常作為古代相見禮的統稱,大約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已經成為習俗了。

最初的作揖又分土揖、時揖、天揖。土揖為雙手合抱前伸,行禮時推手微向下。現在多用於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時揖為雙手平伸推向前。現在多用於平輩之間;天揖為雙手合抱向前,略微上舉。現在多用於晚輩對長輩。

作揖時男左手在外,女右手在外,低頭俯身以示謙恭之意。
作揖時男左手在外,女右手在外,低頭俯身以示謙恭之意。(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網)

作揖時男左手在外,女右手在外,低頭俯身以示謙恭之意。

古人對揖讓之禮十分重視,認為這是誠敬在心在行為上的體現,因此有「揖讓而天下治」的說法。

(6)合十

合十是佛家經常使用的問候禮節。
合十是佛家經常使用的問候禮節。(圖片來源:神韻藝術團官網)

合十是佛家經常使用的問候禮節。和尚通常會合十與人打招呼、表問候。當然不只是互相問候,還有祈禱,面對尊者或者敬佛時也同樣使用它。

在瑜伽或一些南亞地區的傳統中,也常使用此禮節。方法是將兩手掌輕輕合攏、對齊並至於胸前。手指輕輕地扣在一起,指實掌虛。前臂放鬆,肘部向外,幾乎形成一條直線。

* * *

以上幾種見禮方式,不僅衛生、禮貌,也適用於人數眾多的場合,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很好的體現內心的敬意和謙恭,頗為適用於在瘟疫流行的時代。人們在行禮時可以留出「社交距離」,同時也提醒自己不忘人與人之間的真誠互敬。


責任編輯: 清樂 来源:神韻藝術團官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