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警「踩過界」架空證監會 拘15人涉操縱壹傳媒股價(圖)
8月10日港警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查抄報社,一個月後再拘捕15名買壹傳媒股票人士,指控他們操縱股價。(圖片來源:看中國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0年9月11日訊】國安法生效後,壹傳媒上月遭港警查抄報社,港人一度以買股票方式支持該公司。警方9月10日拘捕15人,稱他們「操縱」上市公司壹傳媒股價,共獲利3,870萬港元。警方這次不尋常行動引起外界質疑,包括有架空證監會權力之嫌,亦被懷疑背後有政治考量。財經界人士認為,涉案的頻繁交易行為常見,仙股大幅異動亦非罕見,故警方須解釋清楚,否則公眾只會認為事件涉及「政治打壓」。
今次針對「造市」的拘捕行動,罕見由港警毒品調查科進行,共有15人被捕,涉及串謀詐騙及洗黑錢。自由亞洲電台報導,該科總警司鍾詠敏10日開記者會稱,8月10日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多名高層被捕後,壹傳媒股票交投量、股價極不尋常。比對8月7日與8月11日的單日成交額,上升幅度更超過4,000倍。
3日交易逾萬次 獲利3,870萬
鍾詠敏稱,8月10日至12日間,涉案15人以WhatsApp作溝通工具,三日內共買賣超過1.32萬次壹傳媒股份,涉及16.9億股,佔該時段整個市場約23.8%交投量,總共獲利逾3,870萬港元,其中一名被捕人士更獲利約2,550萬港元。被捕人士中,最年輕僅22歲,最年長為53歲。
記者會上,不少記者質疑拘捕行動背後涉及政治目的,鍾詠敏否認是針對壹傳媒,而是針對利用事件騙人的不法分子,「我不去揣測有部分人為何去投資壹傳媒,但事實上有部分投資者是遭受頗大的損失。我手上資料顯示,有一個年紀頗大的投資者在此事件中損失超過100萬。」
證監會角色被追問 警方避答
過往股票市場操控價格導致散戶損失的案件,通常由證監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執法搜證。記者追問證監會在今次行動的角色,鍾詠敏未有正面回答,稱不同監管機構互相合作但又「互不干預」,不評論證監會的工作。她又補充現時案件仍屬調查階段,最終干犯怎麼罪行,仍有待跟進,並會考慮律政司的建議。
上月黎智英被捕後,港人紛紛購買《蘋果日報》及買入壹傳媒股票表達支持,壹傳媒股價急升,一度由「仙股」變「蚊股」。翻查資料,壹傳媒8月10日至12日總成交宗數是238,103宗,涉及成交金額64億元。8月11日,證監會已罕見就個別公司發聲明,稱一直監察有關情況及與壹傳媒相關交易活動,並會與聯交所合作。惟至今證監會仍未有任何行動。證監會回覆傳媒查詢稱不評論有關事宜。
誤解「沽空」意思 警方疑不熟財經
今次由警方而非證監會出手調查,引起香港財經界和網民議論紛紛。警方對股價案的熟悉程度也受到質疑。有網民發現,警方在Facebook發稿提到被捕人「在高位沽空」,惟壹傳媒根本不在港交所獲准的可沽空股份名單當中,質疑警察不了解情況。其後警方於帖文最末貼出「更正聲明」,表示「內文提及的『沽空』,實應為『沽出』。」
《蘋果日報》引述律師林炳昌稱,港府設立不同執法機構,原意就是各司其職,證監會在證券領域的調查權力能覆蓋較多範圍,有需要時也可與警方協助會展開聯合行動。今次警方單方面出手雖然合法,但不合理及不合規則,與以前河水不犯井水有別,認為行動明顯和政治有關。
證監會調查權力更廣 警打草驚蛇反礙調查
另一律師任建峰質疑警方調查初期便高調公佈案件,或阻礙查案進度;又質疑由證監會調查或更合適,因為被警方拘捕者有權利保持緘默同請律師,「但證監係有權叫任何人會面,所有被會面者都冇權保持緘默要答問題」。雖然被會面者可有權要求有關口供不作呈堂證供,但證監仍可交由市場失當行為審裁處作民事索償,或再交由警方作進一步調查。任建峰指,現在案件已經全曝光,打草驚蛇,將來被查對象答問題都會變得更審慎。
證監會持牌人、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稱,事件暫未見有證監會的介入,「是有別以往的地方」。香港經濟學家羅家聰認為,壹傳媒這類「仙股」暴升其實並不罕見,當中有亦有大量散戶在壹傳媒被搜查後蜂擁入市,認為要成功落案和檢控「相當困難」。「令人去炒股的動機有很多,事實上當日有不少散戶參與,當散戶眾多,難以說少數人以大量資金去操控股價,這樣很難是合謀。有消息後,大家共同做這件事是可以的。」他又質疑警方不尋常地高調,明顯換作是其它股票,可能未必如此做,也未必那麼快,當中可能有政治因素。
仙股蜂擁交投情況普遍 政治打壓疑慮難消
財經業界團體「思言財雋」發言人陳漢輝亦指,低買高賣和密集式交投行為在香港財經活動常見,在社交平台和媒體討論股票也很普遍,難以界定是否犯法。他說,市場長還有合法的「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利用程式製造大量的交易,犯法與否重點在於是否「左手交右手」,刻意互相買賣,藉此將股價抬高,從而有人獲利或製造高成交量,但非真正交易,一群人操控股價,如此才是犯法。
陳漢輝認為警方在今次拘捕行動上必須作清楚交代,否則難以平息公眾對事件是政治拘捕的質疑,「只是財經問題,我不太明白為何警方只在壹傳媒這樣高調處理。如他們認為不是政治敏感性事件,他們須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