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如何順利撤資大陸?專家教招(圖)


疫情衝擊下,中國企業經營困難。(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0年7月29日讯】武漢肺炎疫情衝擊下,中國24萬家企業消失,台商也首當其衝。如何順利退出大陸市場,已是台商當下最務實考量,專家提醒台商撤資等多點注意事項。立法院長游錫堃也表示,樂見台商回臺投資,認為對臺灣會幫助很大。

今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企業倒閉嚴重。據「天眼查」第一季度調查顯示,中國倒閉46萬家公司,其中有2萬6千家為進出口公司。截至6月5日,中國房地產破產208家。

此前海外媒體踢爆,中國官方推出「對臺11條」措施,籍此吸引台商復工復產、增資擴產,但大多都是「空頭支票」。

近期,中共又在河北、浙江、深圳三個試點推「大額現金管理」,外界認為,這是當局怕外商撤資、擔心農村商業銀行倒閉,造成擠兌。

許多台商認為,今年可能是撤出中國最好時機,因疫情倒閉,員工不會抗爭,政府也不會處罰。

對此,臺灣華信統領企管顧問總經理袁明仁提醒,台商急於撤資,但供應商與勞工問題要處理好,一旦牽扯司法糾紛遭邊境控管,就無法出境。

他披露,在中國大陸,企業申請破產快則兩三年,慢要五六年,一年約150萬家「註銷」商號,但申請破產後註銷僅1萬多家,申請破產成本高、耗時,疫情期間,法院也不允許企業破產,會要求撤回終止破產程序或鼓勵勞資庭下和解,或是拖延拒絕受理。

袁明仁說,中共不希望疫情期間,企業破產數據太難看。現在用百度搜索與武漢肺炎有關的『撤資、倒閉』等關鍵字,都被封鎖。他服務台商20年,這種情況前所未見,在大陸講「撤資」太敏感,所以改稱「企業善終」或「合法結束營業」比較低調。

談到台商「撤資」股權出售解決方案,袁明仁提醒,「直接轉讓中國公司股權」直接變更法人代表,這個方法稅賦最重,賣資產給大陸內資,外匯管制錢無法匯出,要有救濟措施,否則東西過戶,錢卻拿不到,要非常小心。

第二種「間接轉讓中國公司股權」,其中跨國企業轉讓境外控股公司,間接處分中國業務,例如為了在美上市去開曼設公司,轉讓開曼控股公司股權「合理商業目的」就不需繳稅;如果是轉讓設在薩摩亞等明顯稅賦偏低的避稅天堂,「沒有合理商業目的」,要繳10%所得稅、土增稅等基本稅負。

他強調,台商撤資還會面臨「土地廠房」出售解決方案,很多外資品牌用「打包」方式賣掉大陸分公司,可避增值稅,但稅賦很重,例如:直接出售資產,機器設備與存貨增值稅13%、不動產增值稅9%、土增稅累進30%∼60%,商標權增值稅6%,企所稅25%∼10%,股東所得10%。

辭退勞工也是重要一環,勞動合同解除要注意勞動法規,不得資遣確診員工,隔離者享病假與正常工資;因疫情通知延後報到,不要留下書面資料避免被告,不得涉及就業歧視。

還有三種情況不可解除勞動契約,退休剩5年、孕期、隔離期間;兩種情況可資遣員工,包括偷東西或營私舞弊;

此外,年資15年以上需付50∼60萬人民幣補償與賠償金,因此建議趁疫情期間,與員工協商,與其留公司領1∼3千基本工資,倒不如轉行外送每月掙1萬元,公司可加發五個月薪水,鼓勵員工「主動提離職申請」。

在供應商方面,袁明仁建議,應告知並協商解除合約,評估企業破產與解散風險,不要走破產一途,改採「簡易註銷」評估供應商與員工,以及資產處理轉讓。

中央社報導稱,針對台商回臺發展事宜,立法院長游錫堃28日表示,樂見台商回臺設立總部,若能將研發技術及金流等回饋回臺,對臺灣經濟發展幫助很大。

另據財政部統計,截至7月27日止,「海外資金匯回專法」申請案件共705件,申請匯回金額已達1428億元,順利超過財政部預估的低標1333億元。

財政部強調,臺灣進入振興階段,專法首年8%稅率優惠也快結束,國稅局已加強宣導、提供稅務諮詢服務,台商可把握機會在8月14日前提出申請。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