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在蔣中正的靈柩中放了些什麼?(圖)
宋美齡一生的事蹟,實際上是和蔣中正以及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的。(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宋美齡擁有與生俱來的聰明與美麗,從小在美國求學成長的經歷又賦予了她優雅的儀態和令人嘆服的外交才能,這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中華民國「第一夫人」一生的事蹟,實際上是和蔣中正以及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的。
儘管宋美齡是中國當時的「第一夫人」,但她從來就沒有想到專門做夫人,她是要做事的,要盡一己之力報效國家的。
宋美齡出身中國最早的基督教家庭,從小就在美國生活和受教育,讀的是威斯里女子學院這種很貴族化的學校,飽浸了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她的優雅、她的活力甚至她的能幹,更像是美國式的,不是太傳統的中國女子。
精通英語擅長外交 「第一夫人」風采迷倒眾人
她的英語無論說和寫都非常流利,甚至連她的思維方式都是英式的。儘管貴為「第一夫人」,但她的交往圈卻還是歐美化的中國人,連打電話都用英語,給接線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英語的人看她,和她看人家,都顯得那麼地順眼、和諧。
抗戰前和抗戰期間,她自己或者陪同蔣中正,從慰問傷兵到視察前線,沒少在軍隊裡轉。幾乎個個精通英語的空軍,對「第一夫人」的風采都十分感佩。
當年,她發動「夫人外交」攻勢,以她攝人心魄的風姿和演講,風迷了不知多少美國人,為處於艱難抗戰中的中國爭取到了寶貴的援助。來華參戰的美國軍人,凡是見過第一夫人的,無不為之傾倒。在華的美國軍人,無論是陳納德飛虎隊,還是史迪威印緬戰場上的陸軍別動隊,均堪稱是全美國二戰中最勇敢、戰績最顯赫的軍人,由於歐美特有的崇拜夫人的傳統,所以這種勇敢和戰績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與宋美齡有關係。
不僅如此,在西安事變中,宋美齡親自犯險進入西安,對推動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起了積極作用。其勇氣和見識,絕非一個普通的貴婦人所能望其項背。
一位美國的傳記作家寫道:在宋美齡和蔣中正結婚以後,「美麗的新娘子伴隨著總司令轉戰各地。車站、農宅、臨時屋都曾是他們的落腳處,不過有件特別的事情,那就是不論到了多麼惡劣、簡陋的地方,夫人對她所素持的乾淨標準絲毫也不肯打一點折扣。每到一個地方,她的第一件事一定是抹地擦窗,務必直到看起來纖塵不染後才肯罷手。當然,漂亮的窗簾和芬芳的鮮花是絕對不可免的。」
雖入基督教仍是中國人 死後中西書籍陪葬
1927年她和蔣中正的結合,使頗有理學氣味的蔣中正入了基督教,但是多年來,她並沒有將蔣中正變成一個真正的基督徒。雖然到了臺灣之後,蔣對基督教感情日深,但可以說,到臨終,蔣中正依然是一個傳統的中國人,一個中國的領導者。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在臺灣去逝。4月6日凌晨2時,蔣中正遺體由士林官邸移至榮民總院。翌日,允許民眾瞻仰蔣中正遺容。在蔣中正靈堂四周插了88根白蠟燭,正中供奉著蔣中正的巨幅遺像及遺囑。靈前有5個用素菊綴成的十字架,正中一個為宋美齡的,上款書:「介兄夫君」,下款書「美齡敬輓」。
4月9日,蔣中正靈柩移至國父紀念館。移靈前,蔣經國親自為其父穿衣服,按照鄉例,給其父穿了7條褲子、7件內衣,包括長袍馬褂。遺體貼身包著絲綿、黑褲、黑皮鞋。胸佩大紅採玉勛章,左右兩旁佩帶國光勛章、青天白日勛章。
宋美齡在蔣中正的棺材裡放入了四本書:一本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一本《聖經》、一本《荒漠甘泉》、一本唐詩。西方基督教的書佔了一半。也許,這樣的陪葬品,只是代表了宋美齡的一種願望。到死,蔣中正依然是一個傳統的中國人,一個中國偉人。蔣、宋兩人,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成功的磨合了幾十年。
宋美齡死後的遺產只有12萬美金,她惟一的房產在上海。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齡走了,享年106歲。在世界二戰期間的風雲人物中,她離開這個世界的時間,整整比別人遲了二三十年。正如她自稱「蔣宋美齡」一樣,她的一生和蔣中正密切相關,如果沒有她對國家無怨無悔的付出,中國近代歷史就要改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