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中國山西省金融反腐窩案背後的神秘資本(圖)

作者:於永傑  2020-07-23 09:5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山西 金融 農信社
山西金融系統又出窩案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7月23日訊】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幾天山西省金融系統又出窩案了。先是7月18日,山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 農信社)原理事長崔聯會,原主任邢亮喜,原副理事長王忠澤3人落馬。第二天,山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省政府金融辦)原局長(主任)竟暉也落馬了。接著,第三天又是原中國銀監會山西監管局局長張安順落馬。短短三天,從地方金融部門,到地方監管部門,再到中央駐地方監管部門的主要領導幹部被整體端掉。顯然,這是一場有準備之戰。

雖然關於此案的直接消息還不多,但通過媒體的一些報導,我們仍然能拼接起一幅「路線圖」。今年上半年,山西潞城農村商業銀行把縱橫資本市場的「德御系」旗下7家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對15億元人民幣債務承擔連帶保證責任,從而揭開了山西金融系統一連串秘辛。

這些複雜的資本運作遊戲究竟是怎麼玩的呢?簡單地說,就是「德御系」一方面通過參股潞城農商行,成為其大股東,從而操縱其認購了自己旗下另一家公司的一款15億元的信託計畫,同時還利用旗下公司及其它上市公司進行擔保。結果最後這一信託產品無法償付,造成潞城農商行的這15億元面臨打水漂風險。

本來這種左手倒右手,以小搏大的遊戲,包括「德御系」在內的莊家已經玩了很多年。但只要有一環斷裂,這個多米諾骨牌就玩不下去了。潞城農商行信託案發後,人們才發現「德御系」多年來已經深度滲透山西的金融系統,至少控制了山西省內10家金融機構,其中六家是農商行。而農商行正是歸屬於農信社系統,在內部人、監管部門、不良企業三方「協作」下,整個山西農信社系統的巨額信貸損失或高達百億元人民幣。

正是因為這一連串的爆雷,驚動了高層,才有了山西省農信社緊急換帥,也才有了山西省金融改革工作會議上「嚴肅查處風險背後的腐敗問題」的喊話,以及張安順等人的紛紛落馬。看完這複雜的操作,相信大多數人基本都暈了。雖然看不懂套路的細節,但這不妨礙人們問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近年來全國農信社系統大案頻發?

這顯然同農信社的管理體制有重要關係。同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及股份制銀行不同,農信社有著濃厚的地方色彩,其管理層往往原來都是地方官員。這就使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界限非常模糊。比如山西省農信社理事長崔聯會,曾是山西省財政廳辦公室主任、發改委副主任,雲南省農信社黨委書記蔣兆崗、山東省農信社理事長宋文瑄,原本都是分管金融銀行領域的省政府副秘書長,這就使得監管部門面對他們時非常軟弱,要知道他們以前可是監管部門的上級。

農信社還有一個特點,它是一個低調的龐然大物。提起金融機構,人們想到的往往是那些國字頭的大銀行,但就全國範圍而言,無論是網點數量還是資產規模,農信社都是全國老大。通過農信社以及改革以後的各類農商行,「有心人」能夠撬動巨大的金融資源。但和那些大銀行的集中統一相比,農信社系統的又極其分散,央行、銀監會及地方政府對其都有監管職責。這也就給農信社系統留下了「灰色操作」的空間。

這次山西農信社系統窩案,讓很多人比較愕然。山西這種曾因「塌方式腐敗」而受到深度清理的地方,仍然還會發生這樣重大的案件。也說明金融系統反腐任務非常艱鉅,在那些眾人目光注視不到的角角落落,在那些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基層,可能就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對農信社等地方金融系統進行改革,不僅是山西一省的迫切需要,更具有先行先試的意義。說到底,金融的意義在於為經濟發展提供支持,而不應該成為某些人的套利工具。那些花式玩法,該停止了。

責任編輯: 辛荷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