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半年外匯儲備微增 學者質疑當中水分(圖)


截至6月末,中國外匯儲備餘額31,123億美元。(圖片來源:Monster Ztudio/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7月18日訊】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7月17日表示,截至6月末,外匯儲備餘額31,123億美元。學者認為,最近五年中國外匯儲備始終在3萬至3萬一千多億美元之間徘徊,公開數據顯示,當中有三成都是外債。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7月1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20年6月末,外匯儲備餘額31,123億美元,比2019年底上升44億美元。其中,6月份外匯儲備餘額增加106億美元,在第二季度連續三個月回升。總的來看,上半年境內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外匯儲備餘額變動主要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影響。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中國進口貨額減少,中國人出國游旅也幾乎完全停止,加上中國政府由去年開始實施的外匯管制,都有效遏止中國外匯流失。中國工商銀行從事外匯結算跨境交易業務的王女士,7月17日表示:「今天上午召開了每半年公布一次的國家外匯儲備,目前還有三萬多億美元外匯儲備。第一季度結余三百多億美元,第二季度也是三百多億美元,兩個季度相加有七百多億美元。所以從今年有疫情的情況看,能夠維持這個業績,還是不錯的。」

中國由2013起大舉外債令外匯儲備充裕

中國外匯儲備保持穩定,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中國政府和民企近年大量以外幣舉債,這筆未到期償還的外債就成為外匯儲備。從公開的數據看,中國外匯儲備從2013至14年開始下降,但外幣負債卻在增大,佔外匯儲備約三成。到2019年底,以外幣計算的外債已累積到1.3萬億美元,如果扣除這筆外債,中國實際上只擁有大約18,000億美元外匯儲備。

中國金融學者司令表示,以外債充當儲備的現象並不健康,顯示實體經濟出現了問題。司令說:「中國外資產的負債規模,逐步在增大,但資產規模在縮小,外貿順差也在縮小。總的來講這說明中國外貿形勢也是在惡化。」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說,二季度以來國民經濟逐步恢復,各類經濟指標出現邊際改善,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強並保持基本穩定。她說,2020年上半年,銀行結售匯順差786億美元。其中,第一、第二季度分別為順差391億和395億美元。1至5月月均順差155億美元,6月受季節性分紅派息較為集中影響,順差縮小至9億美元。上半年中國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中國為保市場信心盡力維持3萬億外匯儲備

不過,從事外匯結算業務的銀行職員張寧說,以中國龐大的經濟體,外匯儲備倘若跌破3萬億美元的市場的心理關口,極可能對市場心理造成一定衝擊,人民幣貶值壓力或將加大:「中國的外匯儲備在2013年、2014年達到歷史最高位,能達到38,000多億美元。自從2015年開始,外匯儲備一直處在三萬到三萬一千億美元,徘徊在這個水平。針對這麼大一個國家經濟體,如果外匯儲備達不到三萬億的話,那麼就會引起恐慌。對中國經濟會有巨大的影響。」

有學者認為,為了穩定匯市,中國對外匯儲備即使達不到三萬億美元,也不會輕易公開。張寧說,中國近幾年的外匯儲備維持相對穩定,就是為了防止市場出現恐慌:「所以外匯儲備一直在三萬到三萬一千億美元的區間徘徊狀態,但是實際上是不是能夠達到這個數字,現在值得懷疑。」

中國外匯儲備組成和用途欠缺透明度

中國經濟學者楊紹政表示,單從中國官方公布的數據,很難瞭解真實情況:「 中國的經濟運行,現在像美國、日本及歐洲很多國家都認為她不是市場經濟國家,就是因為有政府太大干預,經濟行為太多,以外匯管理為例,真正對外匯市場是市場經濟主要的配置資源方式的話,這個國家的國民想使用自己國家的外匯,他就可以使用自己的外匯。」

外匯管理局副局長王春英說,6月份外匯儲備餘額增加106億美元,在第二季度連續三個月回升。總的來看,上半年境內外匯市場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外匯儲備餘額變動主要受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影響。

楊紹政說,目前中國民眾需依靠官方的額度,才能兌換一定數量的外匯。因此,匯率無法反映中國經濟運行下的正常狀態,表面數據更不能反映真實運營狀態。

版權所有© 2006, RFA。經自由亞洲電臺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