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國產啤酒 真是摳到家了(圖)

作者:良叔  2020-07-14 09:04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3
    小字

國產啤酒真是摳到家了
近年來,在國產啤酒銷量不斷下滑的同時,進口啤酒銷量在迅速攀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7月14日訊】夏天來了,又到了喝啤酒吃小龍蝦的季節。

前兩天,良叔請團隊小夥伴們吃小龍蝦,給大家點了幾瓶進口啤酒解辣。

有個很喜歡喝啤酒的小夥子,連連稱讚:

第一次喝進口啤酒,想不到竟然比國產啤酒好喝太多了。

看著他驚訝又滿足的表情,我想起多年前,剛來深圳,有個領導帶我去吃飯,當時第一次喝優質的進口啤酒,我也有同樣的感慨。

也是從那時起,就一直指望中國能生產出一款好點的啤酒,不敢說比肩茅台,但最起碼,你得是真正的啤酒啊。

不要驚訝我這種說法,這個行業我略知一二,說句實話:

其實,大部分國產啤酒,並不是啤酒,而是啤水。

1

國產啤酒最近幾年銷量並不好。

從2014年開始,產量首次出現下滑,到2015年大幅下降5.1%,之後的增速分別為:-0.1%、-0.7%、0.5%。

不僅負增長,而且產能利用率極低,徘徊在50%左右。

有很多工廠也關閉了,銷量第一的華潤雪花也撐不住,就在2018年,一口氣關停了十幾個分廠。

與之相反的是,進口啤酒銷量迅速攀升,每年幾乎以超過50%的速度在增長,進一步衝擊了國產啤酒。

雖然國產啤酒價格確實便宜,但依然被進口啤酒追著打。

難道低價的薄利多銷策略,完全失效了嗎?

顯然不是。僅僅只是因為質量太水了。

水到什麼程度呢?

純正的好啤酒採用精釀艾爾工藝,而國產啤酒大多是拉格工藝,俗稱工業淡啤,就是在夜宵擼串時,幾塊錢一大瓶的那種,越喝越寡淡。

本來釀造啤酒的主要原料就4種:麥芽、啤酒花、酵母和水。

但國產工業淡啤,真是摳到家了,不僅在製作工藝和發酵時間上動手腳,更是在原材料上搞搞事。

為了節約成本,大量採用大米、玉米等澱粉輔料,來壓縮麥芽的比例,成本自然降低不少。

然而,這種口感非常寡淡,如同喝涼水,絲毫沒有啤酒應有的粘稠感。

更沒有啤酒那種特有的「苦澀」味。

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苦味太重的啤酒不好喝,是劣質啤酒。

錯了。

啤酒的苦味,其實來源於啤酒花,它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新疆、甘肅、內蒙古、四川、黑龍江等地。

啤酒花是「啤酒的靈魂」,它賦予了啤酒獨特的氣質——迷人的苦澀和清爽的香氣。

不僅如此,它還是一種天然的「防腐劑」。

如果不放或者少放啤酒花,那麼啤酒都不能存放14天以上,極易變酸或腐壞。

但國產工業淡啤,為了節約成本,加入糖漿或其他原料,不斷稀釋啤酒花比例。

當最核心的麥芽和啤酒花比例不斷降低,那麼幾乎就只剩下水了。

國產工業淡啤的含水量,高達90%以上。

所以你會經常看到有人一口吹一大瓶,一晚上就著花生吹牛皮,不知不覺幹完一箱又一箱。

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因為酒量好,而是那啤酒實在太淡了。

哥們,你喝的哪裡是啤酒啊,那簡直就是涼水和憂傷的混合物啊。

2

我們再來看看,國產工業淡啤的成本結構。

以一瓶5元的啤酒為例:

包裝費約佔30%,也就是1.5元;

分銷成本、運輸費、稅費合計20%,是1元;

生產和人工成本16%,是0.8元;

麥芽、啤酒花等原材料約佔14%,是0.7元……

也就是說,最大的成本居然是包裝費,而最重要的原材料,其實佔比最少。

5塊錢的啤酒,原料只花了0.7元。

這樣的啤酒,真的好喝嗎?能喝得放心嗎?

即便如此,還有很多被誤導的人,居然在為國產工業淡啤站臺:

5塊錢能買500毫升啤酒,這麼一大瓶,還如此便宜,你就知足吧。

但即使這麼便宜的啤酒,打起廣告來,卻是大手筆。

在大排檔和超市裡,印有品牌商Logo的精美遮陽傘、桌椅和冰箱非常多,而且幾乎都是免費贈送的。

還有很多推銷啤酒的漂亮小姐姐們,據說提成很高,有不少人月入過萬。

那這些費用從哪裡來?

羊毛出在狗身上,豬來買單嗎?

這讓我很懷念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是國產啤酒的黃金時代。

那時候的國產啤酒,色澤金黃,麥香濃郁,真的可以稱之為「液體麵包」,和現在的進口啤酒差不多。

為何現在就淪落至此,從啤酒變成了啤水?

說白了,就是廠商為了省錢,再多賺錢。

看看現在國產工業啤酒的原麥汁濃度和酒精度,你就懂了。

原麥汁濃度越低,意味著啤酒越沒味道,酒精含量也會越低,酒味就越寡淡。

現在的國產啤酒,原麥汁濃度基本上是10P,低的可能只有8P。

10P是一個分水嶺,很少看到有國產啤酒高於10P的。

這是為啥?

因為8P相比於12P,可以節約50%的大麥。

另外,大米在國產啤酒原料的佔比越來越高:

2002年,麥芽佔12.6%,大米是2.9%;

2010年,大米佔8.1%,提升了2.8倍。

到現在,又一個10年過去了,這個數據查不到了,以前還在年報中公布一下,現在毫無蹤影。

這個「偷天換日」的技巧,真妙。

啤酒釀造過程中,原本上不了台面的大米,卻從配角悄悄升到主角位置。

只是因為,最貴啤麥的價格,是普通大米的10倍左右。

當然,你「偷工減料」,賣的便宜點也就算了。

更可恨的,是那種無下限割韭菜的。

有一次宵夜,驚喜的發現,某國產品牌推出「精釀啤酒」,要70多元一瓶。

我心想著,價格這麼貴,又是行業第一大品牌,還是「精釀」,那質量肯定沒得說啊。

但只喝了一口,我就知道,上當了……

我並不死心,又一次出去吃飯,發現了一瓶138元的「原漿啤酒」,用黃色油紙包著,透漏著一絲貴族氣息。

這一定是好酒了,馬上買了一瓶,然而,喝到第二口,發現又上當了……

也許包裝能提升逼格,也許價格能彰顯檔次,但是,口感真的騙不了人……

3

你可能會說我一個人的口感太過主觀,其實群眾們會用腳來投票。

國產啤酒不好喝,那就買進口的。

2011年至2016年間,啤酒進口量從64203千升猛躥到646384千升,6年上升10倍。

現在可就更多了,因為這兩年在很多超市貨架上,進口啤酒已經隨處可見,網上下單也很方便。

為什麼進口啤酒,雖然價格貴,卻依然越賣越好?

因為對比之下,國產工業啤酒的坑,實在太多了。

第一坑,配料表中有糖漿。

無論哪種糖漿,加在啤酒中,就是為了提高啤酒的發酵率,從而減少生產成本。

這極大影響了啤酒的口感和營養價值。

因此,配有糖漿的啤酒,口感不會那麼純,體驗感極差。

第二坑,配料表中沒有麥芽,只有大米或澱粉,或者大米、澱粉排在麥芽和啤酒花之前。

就釀造工藝而言,純麥芽釀出來的啤酒,口感最正宗、醇厚,不過成本也最高。

於是聰明的工程師們,退而求其次,在麥芽中摻雜一些大米和澱粉,這產品研發能力真強。

第三坑,玩文字遊戲,打擦邊球。

一些啤酒大廠,稍微「高端」一點的是「純生」系列。

大部分國產工業啤酒,都是高溫滅菌消毒,大大影響了啤酒的新鮮感。

而純生,是一種新的釀造工藝,採用無菌膜過濾技術,所以口感比較好,賣得也稍微貴一點。

不良廠商自然有在包裝上動手腳的動機了。

於是有商家把純生二字弄得很大,再到下面加一個極小的「態」字。

乍一看是「純生」,仔細看卻是「純生態」。

但是正規的啤酒種類,只有純生啤酒,卻沒有「純生態啤酒」之說。

第四坑,原麥汁濃度太低。

我們前面說過,啤酒的原麥汁濃度高,成本就高,質量也更好。

10P是一個分界線,原麥汁濃度低於10P的啤酒,一般酒精度也很低,穩定性差,保存時間短。

可悲的是,國產工業啤酒,極少有超過10P的,大部分徘徊在8P-10P之間。

而進口啤酒,絕大部分都在11P以上。

其實上面說的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可以看見的,通過包裝和數據,你可以辨別真假與好壞。

但背後還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東西,那就不好說了。

我只知道,30多年前我們老家附近有個本地啤酒廠,那時候一列列裝滿大麥的火車開進廠區,啤酒銷量也很好。

但後來被一個大牌啤酒廠收購,運進廠裡的大麥,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直線下滑。

產出的啤酒再也喝不出從前的味道,銷量也遭遇滑鐵盧,沒幾年就關廠倒閉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良叔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