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異常 樓市的苦日子要來了?(圖)
老百姓除了房子和股票,基本找不到更好的資產。(圖片來源:Sondem/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7月11日訊】中國的「二元經濟格局」在股市和樓市上被展現得淋漓盡致。由於國內金融創新不發達,且開放程度不高,老百姓除了房子和股票,基本找不到更好的資產。
因為在中國人眼裡,股票可以賺快錢,房子可以賺大錢,大錢和快錢輪流賺。這不,前幾年「大錢」賺完了,賺「快錢」的時候來了。
股市和樓市是怎樣一種關係?
股市和樓市基本是中國百姓的兩大投資渠道,所以當前股市走強時,必定會吸走一部分資金,只是多少問題。
理論上,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樓市是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呈週期性興衰。但在中國,股市和樓市成了人們賺快錢,賺大錢的工具,所以它們之間的關係就變得很微妙了。
首先,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會有一定的此消彼長關係,比如股市走強吸收樓市資金,不過這種資金體量很少。其次,中國的股市和樓市都是政策市,受政策影響很大,比如2015年政策寬鬆時樓市和股市一起瘋漲。
不過,股市和樓市都是資金密集市,如果市場的流動性收緊,二者都沒有好果子吃。
股市的好日子要來了?
進入7月份,大盤打了一個翻身仗,似乎應驗了「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股市諺語。上半年創業板也足足漲了快50%。身邊買了基金的朋友開始炫耀收益,買了股票的在悶聲發大財。
對股市不做預測,也不做評論,因為它再怎麼漲,始終逃不掉一個規律:被低估的早晚都要漲回去;被高估的早晚都要跌回去。如果基本面全面轉好,這或許是牛市的起點;否則,半年的漲幅在短短几天內被透支了,這或許就是調整的起點。
有一點想說的是,在近一年的漲幅中,核心資產股的上漲空間在不斷被壓縮,金融股就更不用說了,所以下半年這些股票能漲多少還很難說,畢竟低估值、高增速預期的優質企業太少了。
樓市的苦日子要來了
當前的宏觀趨勢,似乎對樓市不太友好,有這麼幾點認為有必要提一下:
1、疫情之下,居民收入降低,購買力下降。根據瑞銀最新一期《中國住房調查報告》,在採訪的3,322名潛在購房者中,有80%左右決定推遲或取消購房計畫,無購房意願的佔比躍升至46%。
由於疫情,國民收入減少,消費驟減,本來買車的都要考慮再三,何況是一套房呢?看房屋銷售數據也能看出,一季度房地產市場很慘。不過改善型需求會因為疫情消失很多,但剛性需求的話,只會延遲,不會消失。
2、股市上漲,會分流一部分資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最新數據顯示,3月至5月新增投資者數量分別達189.12萬、164.04萬和121.41萬,較今年前兩個月80.07萬和89.54萬的新增數量,漲幅明顯。6月份不少券商新增開戶數均增長超過30%。A股成交金額連日突破萬億。
這一組組數據的背後都是真金白銀,說沒有分流資金那是假的,但分流了多少,一無法統計,二金額不會太大。畢竟國內投資者也不是傻子,這種快錢不敢投入太多本金。
3、部分城市加大樓市調控力度。上半年全國樓市以降溫為主,但寧波、杭州、東莞、深圳等沿海城市依然出現了炒房現象,尤其是深圳。
7月2日當天,杭州、東莞先後發布了樓市收緊調控政策,大致基本圍繞限售、加大市場供應和整治房地產銷售市場三大方向展開。
7月6日,寧波也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保持和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通知擴大了限購的範圍,加大了土地供應力度等。
所謂槍打出頭鳥,樓市可謂是被調控「拿捏」得死死的。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近期的調控基本以微調為主,包括之前的「一日游」政策。因為現在的宏觀環境不允許把樓市勒得太緊,要知道不少地方已經出臺了針對房企復工復產和補充現金流的扶持政策,不太可能會在此時開啟「新一輪調控」。
總結下:首先股市和樓市的「蹺蹺板效應」,有,但是很微小,貨幣寬鬆的話,都是一起漲,收緊就一起跌。其次,資金終究還是會流向樓市。因為絕大多數人都是為了買房而炒股,很少是賣房炒股的。而且目前土地出讓金依然是地方政府的收入大頭,每年土地出讓金收入超過7.8萬億,房地產及相關產業佔稅收的比重超過1/4。這個現象短期內無法改變。最重要的是,在當前保就業的情況下,牽扯眾多行業的房地產一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所以我認為核心城市的樓市長期仍有支撐,而樓市的「苦日子」,一是「苦」在房地產市場的分化,文章裡講的這些利空房地產的因素會在三四線城市放大,進而影響噹地房地產市場預期;二是「苦」在即使現在貨幣寬鬆,市場也沒有足夠的資金進入樓市,即使是熱點城市,推高部分樓盤房價的也只是少數炒作資金罷了,比如深圳光明區樓盤銷售冰火兩重天的景象。
因此咱們需要稍安勿躁,無論股市和樓市,該來的終究會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