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的淵源 東都成周(圖)
大禹疏通黃河下游的九條河道,解除了水患的威脅。(手繪插畫:Winnie Wang/看中國)
大禹疏通黃河下游的九條河道,完成雷夏澤後,解除了水患的威脅,先人紛紛遷到平地居住,過著農耕生活。他們代代擇居選址的經驗,為後世「風水術」的發展奠定基礎。
公元前1046年,周滅商,天下初定,為了能受上天的庇佑,使功德光照四方,武王想在雒邑建立陪都(首都之外的第二個國都)。他南望三塗山,北望岳邊,觀察黃河,並仔細查看洛水、伊水一帶,認為該處地勢平坦無險阻,是建立陪都的好處所。而那裡也曾是夏朝定居的地方,居天下之中(四方統治的中心)。
武王死後,周公承接他的遺願營建雒邑,命名為成周。召公先行前往「相宅」,之後再經周公反覆占卜,皆在洛水一帶得到吉兆,就此確定建都地點,並將測繪的圖紙與占卜的結果獻給成王。雒邑的相宅(選址)經驗,為往後中國古代建築奠定了風水理論的雛形與實踐基礎,其基本格局為「負陰抱陽、背山面水」,並且明確了「擇中立國」的觀念。
《周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又曰:「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以體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於是「相其陰陽」就成為上古先人規劃營宅的經旨。先人相宅之法乃勘察山川陰陽向背、地質水文及氣候寒暖等自然條件。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陰,暗也,水之南,山之北。」由於中國處於北半球,四季的陽光都由南方而來,又山、水方位多是從西到東,所以山的南坡受光,稱為陽,北坡背光,稱為陰;但是在河流就有些不同了,河流在低處流動,所以是南岸背光為陰,北岸受光為陽。據《逸周書》載,成周南繫於洛水,北因於郟山(北邙山),為負陰抱陽,背山面水之格局。
除此之外,成周之地在上古被認為是天下的中心,除了它的政治意義外,據《周禮》載:「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時之所交也,風雨之所會也,陰陽之所和也。」說明成周的生態環境,冷暖適宜,風調雨順,百物阜安,體現出先人在都城選址上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雒邑建成後,周公在此制禮作樂,奠定日後的儒學,影響中國數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