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如何在「德國製造」這個屈辱標籤中崛起的?(圖)
誰能想到,「德國製造」曾經是「價廉貨次」貨品的標籤(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5月18日訊】19世紀中期,一個自稱為施魯普的德國人,在英國倫敦受到工商業界人士的歡迎。他參加倫敦工商巨頭的聚會,向別人介紹自己是「個人對鋼鐵產品感興趣」的人。英國人並沒有對他產生戒備心理,反而詳細地向他介紹了英國最新的鋼鐵生產流程。這些英國企業家卻不知道,這個德國人是工業間諜,目的是盜取技術之後在德國生產類似的產品。
這個德國技術間諜在後來的世界經濟和軍事史上都很有名,他就是萊茵河畔的企業家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或許您不熟悉這個名字,但沒關係,因為您一定熟悉克虜伯大炮,這款在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大炮就是他的標籤。歐美國家大量採購這款大炮,不僅佈防在陸地上,還在艦船上大量配備,滿清對這款大炮一樣情有獨鍾,李鴻章還親自到訪、參觀,可見這款大炮就是「信得過」的代名詞。當然這都是後話,現在的克虜伯先生還只是技術間諜,干的還是見不得人的勾當。
他可不是去英國刺探技術情報的唯一的德國人,而是無數德國技術間諜之一。比如一般來說,間諜進行的是小偷行為,應該是暗中靜悄悄地行事,但一位叫荷西的德國人不走尋常路,居然窮凶極惡地對英國的一家煉鋼廠的主管進行逼壓,要他說出廠裡最先進的工藝流程。當然,英國人也不吃他這一套,派人報了警,可惜在警察到來之前,這個傢伙已經逃之夭夭。可見當時德國的技術間諜不僅多,而且十分猖獗。
在當時,經過18世紀的工業革命,英國工業已經高度發展,成為世界科技的標桿,相比之下,德國還是一個農業國。雖然德國不斷盜竊英國的技術,但產品質量卻不敢恭維,今天描述這類產品一般用「山寨」「弄虛作假」這樣的詞彙來形容,但英國在當時卻不用這種現代詞彙來形容德國,一概使用「無恥之尤」。德國人肆無忌憚地複製英國產品,並以傾銷的價格流入英國及其海外市場,「價廉貨次」就是當時「德國製造」的標籤。
既然「價廉貨次」就等於「德國製造」,為了對消費者負責,英國管理部門就推動制定相應的法律,要求將「德國製造」這個標籤貼在所有德國商品上。1887年4月23日,英國國會終於通過了《商品法》,從那時起,所有德國產品只要進入英國本土或殖民地市場,都必須打上「德國製造」的標籤——Made in Germany——在當時絕對是貶義詞,等同於漢語的——「丟人」。
按說,這時候德國人應該發動嘴炮精神,訓斥英國人不要「以偏概全」,咒罵英國人不要對德國商品歧視,或者直接說英國人太笨不會使用德國商品,……,等等,總之所有問題都在英國人身上,要堅決與英國人進行嘴上論戰。事實卻相反,德國人嘴很笨,心卻很誠實,他們進行了徹底的反省,開始對自己的產品質量進行嚴格把關、杜絕弄虛作假,在設計上敢於創新,在科學技術上不斷進行發明創造,加上德國人吃苦耐勞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成就了德意志帝國經濟史上的偉大轉變。
1897年,就在「Made in Germany」這個恥辱印記被英國人打在德國商品上的10年後,當時英國的殖民地事務部大臣約瑟夫·張伯倫(後來英國首相張伯倫的爹)在他的考察報告中對德國產品一一列出並加以點評:
服裝:價格更便宜而實用;
武器和子彈:價格便宜而美觀;
化學產品:科研出色,質量上乘;
鐘錶:價格更便宜,充滿藝術品位;
玻璃製品:價格更便宜,質量更好;
鋼鐵製品:價格更便宜,更實用;
切削刀具:價格更便宜;
工具:價格更便宜,更實用,款式新穎;
羊毛產品:款式更時尚;
……
當然,更不能忘記前面所說的克虜伯大炮,它是「信得過」的標籤。
德國在「德國製造」這個屈辱的標籤中崛起成為世界工業的巨人,從此,德國告別了農業社會,成為了發達的工業化國家。
「德國製造」作為後浪,幾乎將作為前浪的「英國製造」拍在了沙灘上(實現了共同發展),「德國製造」的聲譽一直維持到今天。
但後浪也可以自己拍在沙灘上,成為壯烈犧牲的「模範」。
二戰之後有這麼一個國家,政府對整個國傢俱有十分強大的「領導力」,緣於政府的性質是軍政府。既然是軍政府,政治上當然就沒人敢說三道四,所有事情都是老子說了算,當然也就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它執行的也是對外開放的政策,通過高稅收將社會財富向財政賬戶聚攏,然後又將財政的巨額資金投向工業園區建設、基本設施建設等經濟項目,用行政手段而非市場手段強行徵收土地推動「強迫工業化」,等等,這一系列措施讓其工業化建設得到迅速推進,當然也會帶來經濟的高增長。從20世紀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的經濟增長十分迅速,1968年至1974年年均GDP增速更高達11.4%,所以,雖然軍政府是殘暴的,但你卻不能說它沒做事。這個國家是誰?它就是南美的巴西。上述現象被譽為「巴西奇蹟」。當時的很多評論家更預言巴西將成為西半球的巨人,可以在經濟和政治上挑戰美國,甚至作為後浪有望把前浪(美國)拍到沙灘上去。
結果,挑戰不成,巴西自己卻「咣當」一聲跌倒了,而且從此再也沒有爬起來。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在貨幣貶值的大潮中「巴西奇蹟」這個泡沫拍在了沙灘上,壯烈犧牲。整個80年代巴西一直處於惡性通脹之中,GDP增長為零,被學者譽為「丟失的十年」,即便到今天,其經濟增長也像得了哮喘病,時靈時不靈,其貨幣卻永遠是不值得信任的標誌。
用人均GDP數字對比則更為鮮明,巴西在上世紀50年代初的人均GDP相當於韓國的2倍多。到2018年,巴西的人均GDP是8920美元,可韓國是3.136萬美元,相當於巴西的3.5倍,巴西連韓國的「尾巴」都摸不到了……
巴西很希望通過強力政府以吃「激素」的方式快速推進工業化實現富裕,並努力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最終的結果是與德國、韓國的距離越來越遠。根源在於,無論是漂亮的基礎設施、寬廣的工業園區、高大的樓房都僅僅是工業化之「表」,但還需要「裡」,如果只是「徒有其表」,最終就只能拍在沙灘上。
工業化的根本動力(裡),孕育在民族文化的基因中,勇於自我反省的民族精神、開放的文化所激發的人的創新精神、虛心向實的精益求精的精神、尊重所有人(包括政治上敵對國家的人們)的人文精神,自由的市場經濟氛圍……,等等,這些才是推動工業化持續進步的動力所在,但唯獨不包括「嘴炮」,因為繁榮是用腳走出來的,不是用嘴喊出來的。如果沒事總習慣於用嘴,只能說明自己經常黑燈瞎火地走夜道,需要用嘴給自己壯膽。推動工業繁榮不斷深入的動力,只能體現在整個民族所有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之中,只有這些才能讓德國的科技水平不斷提高,每一樣產品都經得起別人的檢驗。沒有民族精神的支撐,沒有所有人的參與,沒有謙卑的文化素養(謙卑代表自信),那些靠激素催生的工業化繁榮就只能是幻影。
德國、巴西就是「後浪」的兩根標桿:德國的後面還站著韓國、新加坡等「後後浪」,巴西的後面則站著「老大哥」、南非、阿根廷、委內瑞拉、辛巴威等「後後浪」。
到底是站在誰的後面,這是每個國家自己的事,是這個國家「所有人」共同的選擇!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