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堵塞7種症狀 出現前3個 趕緊去醫院(組圖)
胸痛是心臟疾病的常見症狀,尤其是冠心病最為明顯。
血管堵塞了,血液就不能順暢的在血管內流動,輕則引起各種不適,重則危及生命。早期發現血管堵塞的徵兆,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對於挽救生命至關重要。下面總結的幾種表現,前3個最危險,一旦出現務必及時就診。
血管堵塞的7個徵兆
1、突發胸悶
突發性胸悶,常見於肺動脈栓塞。如果長時間坐著或臥床後站起活動時,突然感覺胸悶氣緊,甚至一下子暈倒,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靜脈血栓脫落,堵塞肺動脈導致的肺動脈栓塞。肺動脈栓塞危害很大,嚴重時可以導致猝死。因此,出現上述表現應盡快到醫院急診。
2、胸痛
胸痛是心臟疾病的常見症狀,尤其是冠心病最為明顯。冠狀動脈是給心臟供血的血管,如果發生了堵塞、狹窄,心臟供血就會受到限制,缺血嚴重便會產生胸痛。如果是持續性胸痛,則更為危險,這說明冠狀動脈已完全堵塞,血流完全中斷,持續15~20分鐘以上心肌就會壞死,即心肌梗死。
3、一側肢體無力
這是中風的表現之一。突然發生的一側肢體(包括上肢和下肢)無力,提示腦動脈或頸動脈發生了堵塞。同時還可以伴有說話口齒不清,一側口眼歪斜、視物模糊等表現。出現這些症狀,不論能否自行緩解,都需要及時就診。
4、水腫、尿量改變
腿部水腫,尿量改變,極有可能是腎動脈堵塞。腎動脈負責腎臟的血液供應,如果斑塊產生在腎動脈,就可能使腎臟動脈血液供應減少,甚至影響腎功能,產生乏力、食慾下降、尿量改變、肢體水腫等症狀。腎動脈狹窄還有可能導致高血壓。
5、走路腿疼
下肢動脈擁堵會出現這種症狀。下肢血管缺血時,行走時可能腿部疼痛,休息後可緩解,再次行走疼痛又出現,醫學術語稱為「間歇性跛行」。如果下肢動脈擁堵,治療不及時,會導致組織壞死,後果嚴重。尤其是糖尿病患者下肢病變的可能性更高,要引起注意。
6、下肢不對稱水腫
這種症狀多出現在長期臥床、久坐不動、脫水、腫瘤患者身上,是下肢深靜脈血栓。多表現為下肢腫脹、疼痛。如果發現兩隻腳或兩條腿水腫的程度不一致,或是一側不腫另一側腫,往往是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徵象。血栓堵塞了靜脈血管,導致血液回流不暢,進而引起形成血栓那一側肢體的水腫。
7、突發低血壓
突發性低血壓,多是因為上肢動脈堵塞造成的。上肢動脈要是堵了,會產生一側或雙側動脈搏動減弱,手臂血壓降低,嚴重時上肢還會主動「竊取」大腦的血液,導致大腦缺血,產生頭暈、站立不穩的症狀。
最傷血管的習慣
1、長期熬夜
長期熬夜,身體會分泌腎上腺素等激素,會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進而增加心血管系統的壓力。如果連續休息不好,加上情緒焦慮,血壓波動大,極易誘發中風甚至猝死。
2、吸菸
菸草是心血管健康公認的大敵。菸草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易誘發冠狀動脈痙攣,使心肌缺血缺氧,還會加快動脈粥樣硬化進程,容易形成血栓。
3、有氧運動少
久坐導致體重增加,會讓心臟負擔加重,影響心臟血液循環,這些都會間接促發高血壓,加重冠心病。長期不運動,血管內的垃圾就會逐漸累積,形成粥樣硬化斑塊。其實,哪怕是走路,受腿部肌肉收縮的擠壓,血管的彈力都會增強。
4、情緒波動過大
積蓄壞心情,血管沒精神。精神壓力可引起血管內膜收縮,加速血管老化。老生氣、壓力大,血管也容易變硬。實際上,不少心腦血管疾病都與情緒波動過大有關。要想有個健康的血管,保持良好心態是最簡單最經濟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如何疏通血管
1、吃點血管「清道夫」
黃花草油酸成分化合物被譽為「血管清道夫」。清血管降血脂,這是一種從月見草中提取的富含不飽和酸的高級營養素,清理疏通血管垃圾,降低甘油三酯和膽固醇,與植物甾醇相結合從根源上調理血脂,加強效果,有利於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堅持均衡飲食,多吃蔬果,警惕「四高」食物。
2、持續運動
長期持續運動,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功能。(以上圖片來源皆為Adobe Stock)
研究發現,長期、持續的運動,能明顯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功能,甚至還能預防心肌梗死復發。很多心腦血管專家都是堅持鍛鍊的高手,而慢跑、快走等緩和的鍛鍊,適合大多數患者。
3、每週兩塊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含有天然抗氧化劑黃酮素,能防止血管變硬,同時增加心肌活力、放鬆肌肉,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內積累,防治心血管疾病。
4、飲綠茶 少喝酒
綠茶中的兒茶酚能減少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含量,增強血管柔韌性、彈性,預防血管硬化。不提倡飲酒護血管,大量飲酒恐升高血壓、血甘油三酯,導致心房顫動、酒精性心肌病、脂肪肝、肝硬化,嚴重時甚至引發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