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界質疑中國銀行風險披露不足,產品制度設計有漏洞。(圖片來源:GREG BAKER/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0年4月27日訊】中國銀行金融商品「原油寶」出現巨額虧損,許多投資人事後才知道自己買的商品跟期貨有關。這次事件,讓外界質疑中國銀行風險披露不足,未考慮投資人承受能力,產品制度設計也有漏洞。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已有眾多投資人登記要打集體訴訟,提告中國銀行。據鳳凰網財經,中國銀保監會及各地銀保監局都在向銀行詢問、蒐集材料,並內部研究和處置相關問題,以盡快給出解決方案。
明報4月26日引述財新週刊報導,指被油價急跌拖累的「原油寶」產品,按協議結算價統計,客戶約有6萬人,總虧損規模不少於人民幣90億元(約新台幣378億元)。其中,逾6萬名客戶42億元保證金不但全部賠光,還倒欠中國銀行逾58億元保證金。
不過,這次事件有許多爭議點,也暴露出「原油寶」的制度設計有漏洞。
第一個漏洞是,掛鉤美國WTI(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的原油寶選在最後結算日的晚上10時後就停止交易,按照當天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公布的結算價結算,等於晚上夜盤剛開始,就不讓投資者交易。但之後市場還在交易,後果卻要投資者承擔。
4月20日晚間10時,WTI的5月價格約為每桶11.68美元;就在「原油寶」停止交易後,美國原油期貨價格急跌,最後以每桶-37.63美元作收,但投資人對此無能為力,中國銀行也未在產品價格波動已經達到20%或是保證金只剩20%時強制平倉。
投資人只能在22、23日看著手機上的帳戶通知,所有的投資本金都被中國銀行收去,還因為要補保證金而倒欠銀行。
第二個漏洞是,移倉日放在合約到期日前一天。
經濟觀察網指出,美國原油期貨交割日大多在每個月的20日左右,中國銀行選擇在前一天移倉(投資人若不願了結現有投資,可賣掉本期合約,換成下個月合約),但中國工商銀行的同類產品卻是將移倉日定在15日前後,提前一週移倉。
在負油價的極端情況下,全是看空的單邊市場,沒人接手,中國銀行的「前一天移倉」變成無法在時限內找到交易對象。
另一個質疑則是中國銀行的角色,究竟是「做市商」還是「經紀商」,是否有負起幫客戶承擔一定風險的責任,還是形同將不具備風險承受能力的客戶直接推向了原油期貨市場的交易。
綜合中國媒體報導,不少投資人虧損達人民幣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他們將家人的養老金、子女未來的教育費都投入其中,突如其來的巨額虧損和負債已經讓他們感到前途茫茫、甚至人生無望。
對於此事究竟會如何解決,經濟觀察網引述金融機構資深交易人士說,主要「還要看監管方面態度」,不排除像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時候,美國監管部門處罰了一大批銀行,因為監管認為銀行不應該針對一般投資者設計這麼複雜的產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靜馨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