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宋代畫家轉世 又成清代畫祖(圖)

作者:軼飛  2020-04-23 08:3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1
    小字

山水畫
經典山水畫的代表作之一。(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歷史上名流千古的藝術家,很多都是修煉人。他們不僅身懷絕藝,還有很多傳奇故事。比如宋初畫家郭忠恕就是這樣一位奇才

郭忠恕,字恕先,河南洛陽人。他的界畫最被時人所推重。所謂界畫是山水畫的一種,主要是畫與山水有關的亭臺樓閣、舟船車輿。郭忠恕筆下的樓臺舟車,非常逼真細緻。史載他畫的樓臺與工匠的建築圖紙一樣比例精確。《聖朝名畫評》中評他的界畫,為「一時之絕」,列為「神品」,著名的《雪霽江行圖》即是他的代表作。

郭忠恕的天賦不只表現在繪畫上,他同時還精於書法,史載他對於書法「諸體皆能」,尤其善寫篆書,隸書。有一種篆體叫鳥跡篆,也叫鳥篆。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字體,自秦始皇統一文字後,這種字體就基本絕跡了。有人得到了一份鳥篆,但不能辯識,於是拿來給郭忠恕看。沒想到,郭忠恕一見即能讀出每個字,好像本來就學習過。清人劉熙載評價郭忠恕的書法,認為他的隸書有篆體筆意,所以獨特而高古。

能夠畫出神品的人也必然不同尋常。史載郭忠恕,曾在今天的陝西,甘肅,河南一帶雲遊。他行無定蹤,有時遇到佳山好水,就會小住半個月。有時連續很久辟谷不食。在炎熱的盛夏,郭忠恕在烈日下竟然清涼無汗,而在寒冬,他將結凍的河面鑿開,跳入冰水中沐浴。有人慕名前來,向他求畫,他會作怒而去,可有時他興致所至,於是主動揮毫潑墨。人們不理解郭忠恕,只當他是個怪人,其實郭忠恕是因為修煉的原故,所以頗有神通,而接人待物也不拘於常人的俗套,喜歡率性而為。

宋太宗聽說了郭忠恕的大名,召他入宮,不過他放曠的性格終於使他獲罪被貶,流放登州。在去登州的途中,郭忠恕突然對押送他的官吏說:「我逝矣。」於是開始蹲在地上挖土,挖出了一個土坑,如臉面一樣大小,郭忠恕伏下身來,將臉對著土坑,好像在俯窺什麼東西一樣,官吏走上前來,想搞清郭忠恕在做什麼,竟然發現郭忠恕已經死了。官吏只得將郭忠恕的屍體草草埋葬在路邊。幾個月後,郭忠恕的故人趕來,要將他改葬,結果發現,只有郭忠恕的衣服還在,屍體卻不見了。人們這才知道,原來郭忠恕修道已成,屍解而去了。

郭忠恕得道後,人們再也見不到他的行蹤。只有他留下的界畫、書法、文字學,一直深遠的影響著後世。歷代的畫評畫論中,常常會出現郭忠恕的名字。直到六百多年後的明末清初之世,有人再一次見到郭忠恕,這個人就是明末清初的畫家蕭雲從之父,蕭慎餘。據《畫友錄》記載,蕭雲從出生的前夜,父親蕭慎餘在夢中見到那位工畫山水、善寫篆隸的北宋人郭忠恕來到家中,郭忠恕對他說:「蕭氏將昌,吾當為嗣。」這句話的意思是蕭家將要昌盛了,我來當蕭家的後代。蕭慎餘得了這個奇異的夢,之後就有了兒子蕭雲從。雲從長大後,不僅博學能文,還成為了明末清初極負盛名的畫家。

蕭雲從,字石木,號無悶道人,晚又號鐘山老人。他的弟弟蕭雲倩也精於繪畫,人們將蕭雲從、蕭雲倩譽為二陸(晉代文學家,陸機陸雲兄弟)。蕭雲從工畫山水人物,他的筆法中頗有北宋遺風。他以「清疏韶華、筆墨爽利」的清新筆意,在清初畫壇上獨樹一幟,被稱為姑孰畫派。

康熙元年,太白樓重修,蕭雲從用了七天時間在其四壁畫下了匡廬、峨嵋、泰岱、衡岳四大名山,從此擱筆。據說這四幅山水畫畫得十分精妙,往來的文人墨客紛紛在畫上題詩紀念。

說起姑孰派畫祖蕭雲從最傑出的作品,則是他在清順治五年(1648年)創作的《太平山水圖》。這是一幅由43幅圖組成的長卷,不僅是蕭雲從的代表作,亦是姑孰派的代表作。時人評價這幅山水長卷時說,每次展卷欣賞時「如見鳥啼,如聞花落,如高山流水環繞映帶,如池榭亭臺滲績滿眼,」可謂「蕭子繪事妙天下」。


責任編輯: 李雲飛 来源:看中國專欄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