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體諒別人 是最高級的修養(圖)
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體諒他人,便能在世俗的世界中得到內心的寧靜。(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都正在經歷不同的故事。
修養要求我們用智慧處理自己的事,用體諒對待他人。
【01】懂得體諒別人,就是尊重別人的不同
真正的修養,不在你的學歷、財富和地位,而在於你對遇見的人足夠尊重。
人的一生總會與太多人相知相遇,沒必要將彼此的存在分個你高我低。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要學會尊重每一個人。
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會試圖在與他人的相處中得出優越感。
尊重是不含功利色彩的,是一種憫人的情懷,它來自人心底深處對另一個生命深切的理解和關愛。
別人尊重你,不是因為你很優秀,而是別人很優秀。
在人之上請視人為人,在人之下請視己為人。對你不如的人要尊重,對不如你的人更要尊重。
康德曾說「我尊敬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雖然有些我並不認可,但我可以儘可能的去理解」。
修養很簡單,就是懂得體諒別人。體諒別人也很容易,你要先學會尊重別人,尊重不同。
梁啟超之所以受人尊敬離不開他懂得尊重別人的美德。
梁啟超與嚴復可以算是一對忘年交,二人雖在學術及政見上存在不同,但關係良好。梁啟超在給嚴復的信中稱,「天下之知我而能教我者,舍父師之外,無如嚴先生。」
隨著學術觀點上的不同,二人產生隔閡。嚴復一再對梁啟超進行指責,其不僅在私人信件中頻頻指責梁啟超,更在其譯著的字裡行間對梁啟超的做法表示不予認同,甚至常常有所批評、指責。面對嚴復的批評與指責,梁啟超選擇了沉默。
對嚴復的尊重並未因這些批評而變淡,不論是創辦雜誌還是在萬牲園舉行修禊題詠,梁啟超都曾請嚴復參加。在嚴復六十歲時,梁啟超還曾發文《壽幾道先生》。
大千世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立場,體諒他人就是尊重別人與自己不同。
【02】懂得體諒別人,就是理解別人的不容易
眾生皆苦,在生活面前,每個人都是弱者,每個人都不容易。你只有體諒到別人的不容易,才能從靈魂深處走向成熟。
不論是親人間的相處還是陌生人之間的相交,都要能欣賞對方的好,體諒對方的苦。
別人的生活發生了什麼,他們正在經歷著怎樣的波折與磨難,作為旁觀者的我們,看到的僅僅是個表象而已。即使作為家人,我們也無法感同身受地體會到他人的痛苦。
理解別人的不容易,不要為了一點小事苛責對方。
不懂體諒別人不容易的人,沒有感恩之心,他們總覺得所有的人都是欠自己的,自私的認為所有人應該為自己服務,只喜歡索取,不懂得付出。
梁啟超與康有為的關係可謂一波三折。初年,梁啟超中舉後師從康有為,「執弟子之禮甚謹」;後梁啟超亡命海外,二人議論漸漸不和;民國後帝制復辟,二人因政見不同最終大決裂。
張勛復辟後,梁啟超公開發文稱「此次首造謀逆之人,非貪黷無厭之武夫,即大言不慚之書生」,將矛頭指向康有為。
康有為寫詩罵他禽獸不如、違背倫常、食父食母,稱其「梁賊啟超」。
民國十年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思潮的湧現,焦急地想追上時代腳步的梁啟超突然明白了早前康有為的頑固。梁啟超大概慢慢懂得了體諒老師康有為的不容易,民國十六年,康有為生日,梁啟超前往為其祝壽。
同年,康有為病逝於青島,梁啟超發表祭文,「以曲筆為老師辯護」,見康有為身後蕭條,梁啟超還特意用電報匯去幾百塊。
【03】懂得體諒別人,就是學會換位思考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沒有足夠的智慧,去知道別人生活裡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但有時候,站在對方角度想一想就能找到答案。
懂得體諒別人就是把自己放到對方的處境中,學會換位思考。
當你與任何人打交道遇到挫折時,盡量把自己放到對方位置上考慮,會更容易理解他的觀點與行為。
1925年初梁啟超就發現自己患上了「便血之症」,但不痛不痒,並未引起他的重視。
1926年梁啟超因尿血症久治不癒進入協和醫院,希望通過手術割治。當時西醫在國內尚未普及,國人對西醫尚持懷疑和觀望的態度。但手術之後梁啟超的病並未見好轉,「割後二十餘日,尿中依然帶血」。於是人們懷疑協和醫院手術出了差錯。
徐志摩等人先後撰文討伐協和醫院,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
在這種情況下,梁啟超發表了名為《我的病與協和醫院》的文章,文中稱,協和的治療有效,責任不在協和。
「我盼望社會上,別要藉著我的這回病為口實,生出一種反動的怪論,為中國醫學前途進步之障礙——這是我發表這篇文章的微意。」
一個真正的有文化修養的人,能夠用「慈悲心與包容心」去成就別人。成就別人其實也是在成就自己。
懂得體諒別人,才是最高級的修養。做到尊重他人、善待他人、體諒他人,便能在世俗的世界中得到內心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