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應】日食發生後,宋徽宗怎樣做?(圖)


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宋徽宗顯孝皇帝肖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中國古人的天命觀認為,上天垂象,是為了示人以吉凶,聖人特別是天子和大臣們會以天象變化作為行動的參考。所以當發生星變,或者日食的時候,古人對此都十分重視。宋徽宗剛即位的時候,也就是公元1100年的3月,太史局上報說,四月朔日將要發生日食。宋徽宗立即下詔,讓群臣指陳朝政過失。

筠州推官崔鶠因此上書。他說:「夫日,陽也,食之者,陰也。四月正陽之月,陽極盛陰極衰之時,而陰乾陽,故其變為大。」意思是說,日為陽,食日者為陰。四月本是正陽之月,陽極盛,而陰極衰。這個時候,陰還能夠食陽,可見災變甚大。

崔鶠在他的這份《日食疏》中指出引起災異的原因在於,一些奸臣以變法為名,排擠陷害正直大臣。這些正直大臣中,包括我們現在所熟知的蘇軾,司馬光,範純仁等等,歷史上常常稱他們為元祐諸臣。崔鶠說,漢有黨錮之禍,唐有牛李之禍,而現在朝廷重用章惇、安惇這樣的奸人,卻將司馬光等元祐諸臣斥為奸人,歷史上的黨禍正在重演。

崔鶠又進言徽宗,要辯明正邪惡,不要違背經義。如果按「伐鼓用幣,素服徹樂」之類的古禮走走形式來應對日食,卻沒有採取實際行動去推行善政,是沒有用的。

宋徽宗看了崔鶠的日食疏,很是認同。果然採取了一系列實際且有成效的行動。他先是應門下侍郎韓忠彥的舉薦,拜龔𡙇為殿中侍御史,陳瓘、鄒浩為左右正言。這三個人都是當時很有聲望的賢臣。

到了四月,果然發生了日食。宋徽宗繼續實施德政,大赦天下,將元符二年之前的百姓拖欠的賦稅等一律免除。又拜韓忠彥為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這是次相(副宰相)之職。還將被貶去遠州的元祐名臣範純仁、蘇軾召回覆官。雖然此時的範純仁已是古稀之年,蘇軾則在途中去世,但作為他們做為元祐名臣被召回,卻是意義重大,朝堂之上正氣升揚,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第二個月,宋徽宗又下詔恢復哲宗廢後孟氏為皇后身份,號為元祐皇后。並依照韓忠彥的進言,對已去世的文彥博、王圭、司馬光、呂公著、呂大防、劉摯等三十三人,恢復其官職,這些人也都是因反對變法而被排擠打壓的元祐名臣。

十月,又拜韓忠彥為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對韓忠彥委以首相之職。

在日食發生的數月間,宋徽宗將蔡京、章惇、林希,蔡卞、安惇、蹇序等一眾奸臣或是罷免,或是外放,一時間朝野上下大快人心。

可見,在古時,即時是宋徽宗這樣的末代之君,也知道敬畏天命。當天變或災異發生時,都會查找過失,懲惡揚善,廣施德政,作為對天變的回應。

本文留言

作者軼飛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