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三次問禮於老子。(網絡圖片)
接上文:天祐中華之春秋戰國(1)大幕初啟
咱們前文說了這個大時代的命名與兩本古籍(《春秋》、《戰國策》)有關,也許冥冥中早已注定這兩個時代的特點:在各國發展、兼併的同時整理典籍、創立和普及各種學說,為後世王朝發展鋪路。
咱先看這個時代對後世影響非常大的老子與孔子。
在春秋時代,先說說老子,綜合文獻記錄:老子在商陽甲時期,投胎於玄妙王理氏,理氏表面上是食李而孕,八十一年後出生,出生在楚地的苦縣瀕鄉曲仁裡。出生的時候頭髮已經白了。而且面相不凡:「額有參牛達理,日月角懸,長耳短目,鼻純骨,雙柱,耳有三漏門,美須廣顙(sang三聲,額頭),疏鑿方口。」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老聃。周文王時期為守藏史。武王時,為柱下史。成王時,遊西極大秦竺乾等國,號為古先生,化導其國。康王時,復為柱下史。昭王時欲開化西域過函谷關,關令尹喜知之,求得其道,留下千古名篇《道德經》後與尹喜同度流沙。穆王時復還中國。敬王時,孔子問禮於老聃(前後共三次)。烈王時,過秦,秦獻公問以歷數。秦時,降峽河之濱,授道安期生。
在漢初的一段記載讀起來很有意思:漢文帝時降,文帝遣史問之,老子曰:「道德尊貴,非可遙問!」帝即命駕詣(yi四聲,到……去)之。帝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城(原文如此,也許應該是「臣」字誤,但根據下文也許作者故意用此字),城中有四大,天子居一焉,子雖有道,猶朕民也,不能屈,何乃高乎!朕足始富貴貧賤人。」老子乃拊掌坐躍,冉冉在虛空中,如雲之升,去地百餘丈,良久俯而答曰:「今上不至天,中不類人,下不居地,何民之有?陛下焉能令之富貴貧賤乎!」帝下輦,稽首禮謝,授帝於道德二經。
從這段記述我們就可以看出,得道之人與帝王的差別。得道之人會有著更大的智慧和能力來駕馭一切。人中的一切,都不是他們所追求和看重的;反過來說,人中的一切也根本對其不產生任何的約束作用。這才是生命境界的真正差別。
漢桓帝時降天臺,授葛孝先上清靈寳大洞渚經。順帝時,傳道法於張道陵。唐高祖時,降羊角山,語吉善行,唐公受命符。玄宗天寳初,降丹鳳門,帝親享於興慶宮。宋政和二年,降華陽洞天,授梁先生加句天童護命經。……蓋無世不出,先塵劫而行化,後無極而常存。隱現莫測,變化無窮,普度天人,不可具述。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八十一篇,成為道家的經典著作。也成為中華神傳文化的精髓、瑰寳。《道德經》表面上看是怎樣治國和做人等等方面,有悟性的人能從其中總結出修行的方法,從而達到悟「道」和解脫生死輪迴的目地。就看人能不能透過表象認識到其內涵實質。因為在那時真正的道法是不能直接明示出來的。
再說孔子:周靈王二十一年,庚戌十月庚子,夏正八月二十七日,生孔子與魯昌平鄉。先是未生時,有麒麟吐玉書於闕裡,其文曰:「水精之子,繼衰周而為素王。」顏氏異之,以繡紱(fu二聲,繫印章或佩玉用的絲帶)繫麟之角,信宿而去。懷妊十一月生。誕生之晨,有二龍繞室,五老降庭。顏氏房中聞鈞天之樂,空中有聲云:「天生聖子。」孔子有異象,牛唇虎掌,鴛肩龜背,海口輔喉,項門狀如反字,中低而四旁反高。胸有文曰:「製作定世符。」父紇曰:「此兒秉尼山之靈。」因名曰丘。
孔子前半生有志於治國平天下,經常從事政治活動,後半生努力於治學和講學,因此有受業身通的弟子七十多人,前輩如子路、冉有、子貢都忙於從政,後輩如子游、子張、子夏、曾參都從事於教學。「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史記・儒林列傳》)
在前面的篇章中我們曾經有兩次提到孔子博學,這裡咱再舉一個例子,據記載:孔子三十一歲那年,齊景公派人聘孔子,孔子到了齊國。這個時候齊國有一隻腳的鳥,飛到朝堂上,展翅跳躍。齊侯派人問孔子。孔子說:「這隻鳥鳴叫商羊,來水時的徵兆」而且引述了一則童謠,結果不一會兒,天就下起了大雨。景公稱讚說:「聖人的話,通過此事的徵兆看來(是非常的值得)信服的。」(景公曰:「聖人之言,信有徵矣。」)但後來景公因為聽信別人的話還是沒有重用孔子。
在記述孔子和其弟子的言行的《論語》開篇中孔子就提出了學習、交友、提高了道德修養之後的「樂趣」。(原文: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而當今的人受黨文化的影響,在學習、交友之中充滿了乏味和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根本談不上「樂趣」。
孔子曾經這樣告誡子路:「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可見「好學」(按照聖人的教導而做)的重要。
孔子興辦私學,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招收貧民子弟入學。算得上開了興辦「私塾」的先河。當時也有別人開辦私塾。但最為著名的是孔子。
從其出生之前,他的坎坷命運似乎已經注定,《史記・孔子世家》中記述:「(叔梁)紇與顏氏野合而生孔子。」「野合」一般在古代指非明媒正娶。按常理一位在道德方面(如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道德標準。)垂範千古的聖人,出身最起碼應該是光明正大的,一生會處在眾星捧月的環境中的。可是事與願違。孔子從小就很苦,後來他提出一系列復興周禮和治國的主張,不被各國的君主採用,甚至受排擠,以致挨餓。這也奠定了後世著名文人的命運——不容於當世。李白、杜甫、蘇東坡等等均是如此。這也許是人間的相生相剋的理對其起大作用的人(或叫「風流人物」)造成的所謂考驗與塑造吧。當然也有其他因素。
孔子在宣揚自己一套治國理念的時候大談《春秋》,也談及很多上古的歷史。如:「黃帝四面」和「三百年」以及「大禹誅殺防風氏」等等(這些在《國語》等書中均有記述)。這不僅是反映出孔子的博學。更說明其實孔子是有著洞徹古今的能力的。如果對過去的事情的瞭解僅僅是一種學問,那為什麼別人不曾知道過?這就是一個關鍵問題。
都說孔子曾三次問禮於老子,那我們可以想像孔子在老子那裡不僅是學到了很多的學問,更會得到老子的「加持」與「開示」,也就是說更會被老子賦予一些超常的能力。所以孔子才那麼的知多識廣。只不過孔子本身就是被安排來普及人間做人的道理的生命,那他側重點和表象只是站在人的角度而沒有站在修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和展現神跡。
從老子和孔子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通點:都掌握或者發揚了史學。這似乎是經常被研究者忽略的問題。看來春秋戰國和其以前的歷史,不僅是「事實」那麼簡單。似乎更是被高級生命賦予神奇的力量,才能被傳道人(老子、孔子等等)所重視,為己所用之後,教化眾生。因為那些歷史上的事情很多都有神的因素,如果心很虔誠的講述或者寫在文字上,就會得到神的點化和看護。
(待續)
責任編輯: 美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