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期無法提高收入 我們能做些什麼?(圖)


平日一些明星企業,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2月26日訊】人們的注意力重新回到經濟。大家突然發現,平日一些明星企業,竟然在黑天鵝降臨的衝擊之下,現金流撐不過三個月。疫情前線,醫護人員在給重症病人會診;而在廣闊的經濟腹地,專家學者們給重症企業開出藥方:呼籲企業做大現金流、重視現金流。

現金流當然重要,可問題在於,做大現金流的核心在於提高收入,而收入的本質是別人給予。別人給予,你依賴於外而非依靠自己。本質上,所有依靠於外的因素都是不可控因素,尤其是在如今的非常時期。

這兩天查理芒格的年度問答被刷屏。芒格被稱為智慧老人,中國傳統文化講:用勇氣去改變你可以改變的,用胸懷去接受你無法改變的,用智慧去分辨二者的不同。芒格先生的智慧之源,來自西方古代斯多葛學派:它特別講求分辨什麼可以改變,而什麼不能改變。芒格先生知行合一、做到極致:接受不可改變的(失明、喪子);改變可以改變的(一生讀書學習,努力提高認知)。

從這個角度,現金流(做大收入)是你無法控制的:環境突變、競爭對手迭代、用戶喜好漂移,這些最重要的、極大影響收入衝擊現金流的因素幾乎都是外力。那到底有什麼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控的呢?

你會發現,只有成本也許是我們自己可以掌控、可以改變的。今天就和你來分享有關於成本的話題:

瑞.達裡歐在《原則》中提到,你可以大膽追求一切你想要的東西,但是你要清醒的知道它的後果。只要你願意接受後果,你就可以追求一切你想要追求的東西。

我們把達裡歐的話翻譯成經濟的版本:你可以追求任何的收益,只要你清楚需要付出的成本和代價。

這就是成本思維。就是我們必須首先擁有成本思維,必須首先去考慮成本。如果考慮了成本,很多可做可不做的事,也許你會選擇不做;如果考慮了成本,很多可犧牲可不犧牲的代價,也許你能避免;如果考慮成本,這個世界很多瘋狂、無知、荒唐和不可思議的舉動可能會被避免。

有了基本的成本思維,生活能避免諸多麻煩。然而,大多數成本必須支付,這種情況怎麼辦?第二個答案:給成本續命,讓成本變成資本。

一萬塊的手機可能很便宜,因為你高頻使用且期限很長;而一萬塊的鏡頭對你很貴,因為你低頻使用且期限很短。關鍵在於兩點:成本能否平攤到更多時間期限、成本能否變成資產並產出現金流。

再舉一些例子,IT公司搭建系統購買伺服器,看似一次採購成本很高,但高頻長期使用,單次使用成本很低,且伺服器是資產,能帶來業務現金流,因此,這就不是成本而是資本(資產);

再比如,有些醫藥公司財報漂亮、利潤豐厚,但是公司估值就是給不高,因為它把必須支付的成本--研發支出給砍了,因此當期利潤高但沒有未來,所以估值自然很低;

另一些公司,利潤好像一般,但是估值能給個八十一百倍,區別就在於成本。醫藥公司的奧秘核心在於新藥研發,尤其是創新藥研發,簡單來講,沒有研發投入就沒有未來,沒有專利藥研發就不算研發。藥企看似利潤高,可能沒做研發,甚至把本來是成本的項目,做了資產化處理。

再次歸納,要讓花出去的錢,能產生收益,甚至能在多期產生持續收益,你就成功把成本變成了資本(資產)

一個最棒的案例,是聰明的企業在品牌維護上敢於花錢。很多企業認為,品牌支出、廣告費是成本,但其實品牌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花錢維護品牌,就是在打造企業資產,就是在給未來存錢。這些存的錢,會在明天產出利息(利潤),越是在非常時期,你越是能看到品牌的威力,不信可以去看看超市免洗消毒洗手液的貨架,永遠是空的。這家英國公司在平日裡,無處不在的打筆投品牌支出,打造了一個深入心智和骨髓的概念:極致殺菌。這家公司如今已經是一個市值超過4000億人民幣的超級巨頭,這不是殺菌的威力,而是品牌的威力、讓成本變成資本(資產)的威力。

對應的案例,支付一頓佳餚、購買遊戲、娛樂節目,這些都是典型的成本,適度遊戲和娛樂有利身心,連巴菲特每天都打2小時網路橋牌每週15小時呢,只是你要學會為成本正確估值。

從這裡,可以衍生出對信息價值的判斷標準:評估半衰期。半衰期越短的信息,價值越低,半衰期越長,可以長期使用、多次使用的信息,價值越大。

下一個有關成本的建議是善用經營槓桿。巴菲特不讓你用槓桿,但是他說的是帶利息且有時間期限的槓桿。我們說的經營槓桿,說的是:隨著產量擴大,平均成本降低,利潤率提高的槓桿。是什麼東西這麼神奇呢?它和固定成本有關。固定成本必須在更大尺度攤薄才有價值。

舉個例子,宅在家中,難得下樓。如果下樓一次,你拿了快遞、倒了垃圾、散了步、溜了狗,你的產量(完成的任務)巨大、而固定成本很小:下樓。你的這一趟全部的成本也是:下樓。因此,固定成本在你的總成本中佔比極大,槓桿巨大;你下樓做的事情越多,相當於放大產量,那麼每一項目,你的平均成本就越低,這就叫:做大固定成本。

反過來講,如果你每做一個任務,就下樓跑一趟,那麼一切都是可變成本,於是做的越多,成本越高。所以,我們的思路是,在固定成本上合併同類相,敢於投入,讓固定成本佔總成本越大越好,盡量砍掉可變成本,然後你做的越多,你的平均成本就會越低。

非常時期指望提高收入,無異於逆水行舟的妄念,不如反求諸己,通過優化成本改善現金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許樹澤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