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了2019:看來2020年更不容易了……(圖)
【看中國2020年2月17日訊】一
前兩年,我們還在「焦慮」,2019年上到大國貿易,下到小民的衣食住行,直接升級為了「難」。老實說,有些人看筆者推送的文章,就會覺得生活基本沒什麼指望了,有些壓力我們都知道,但是你拿出來戳破就會讓人倍感焦慮。房子、教育、養老、醫療,每一座大山都會讓人窒息。
以前覺得「35歲是一個分水嶺,35歲還沒混上個中層,那麼職業生涯基本可以宣告結束了」。後來發現,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那些好不容易爬上中層的管理者,開始慢慢成為了大公司淘汰的靶心。中年是一道很高的檻,跨過去你不一定功成名就,跨不過去就很難了。延遲退休來了,可是很多人還沒熬到退休就被辭退了。
不再具有大學生的廉價,長期舒適區的惰性、工作模式化的麻木早已磨滅了你的激情,中年失業是很尷尬的,重新找一份的工作代價太高,生活的壓力也讓越來越多的人不敢失業,寧願996也要守住自己的崗位,可是殘酷的職場操作,卻將所有人都逼到了失業的邊緣,隨便一個浪打過來,就能摧毀無數個家庭。
從2018年末到2019年末,裁員、優化的「緋聞」就沒有斷過:阿里全面縮減人員編製;百度瘦身,不開放職位;京東裁員近10%;滴滴裁員15%,涉及員工超2000;網易嚴選裁掉30%-40%;味央裁掉近50%,公關部裁員40%,就連生患絕症的員工也被保安趕出了公司;知乎裁員20%;美團點評技術部門裁員50%;摩拜(美團)裁員20%-30%;錘子科技裁掉60%員工;萬科整體降薪40%;宜信裁掉三分之一員工;趣店一天走了80%管培生;甲骨文裁員10%;Keep裁員10%-15%;氪空間裁員30%;馬蜂窩裁員40%;蘇寧裁員10%;新浪一直播裁員20%;微博裁員20%;華為裁員7000人;騰訊暴力裁員……甚至全球都陷入了裁員潮,就連離錢最近的銀行也無法倖免,2019年宣布裁員的人數已經超過7.3萬人,汽車行業2019年裁掉超過8萬人……
看看2020年之始,各大公司是如何啟動裁員的……(網路圖片)
2019的裁員刺痛著每一個人的神經。前不久,360董事長周鴻禕甚至在朋友圈貼出了一張「免裁券」,稱是今年360年會抽獎特等獎獎品,2020年可「抵消一次裁員」。不管是不是玩笑賺眼球,似乎也暗示了2020年並不會容易起來,頭部公司的裁員名單到底有多長誰也不知道。縱使萬般無奈,可這就是生活啊不是嘛,當我們還是一個小小精子的時候,不就已經開始面對競爭了?現在大部分人還在和人競爭,可是已經有人開始和機器競爭了,甚至被機器監工。
不過,就像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肯琢磨的人也終會找到機會。2019依舊有人賺得盆滿缽滿,李佳琦、李子柒、薇婭,這些網紅月收入卻可以達到七位數,一年吸金幾個億,全部A股公司有六成以上盈利能力不及一名網紅。一個小小的海鮮村靠直播就能創造出3億的產值。賺錢小鎮們——情趣內衣、泳衣、羽絨服、童裝、假髮、玩具、珍珠、紅木、石材、眼鏡、寵物糧、化妝刷、電梯的生意遍佈全球,風生水起。月嫂、家政、護理、保姆、快遞員、煎餅大媽月薪過萬、甚至月薪三萬也變成了一件很尋常的事,甚至重慶棒棒靠扛貨上下樓、扛出市中心一套房的謠言也風生水起。這個世界掙錢或許變得難了,可是機會似乎一直都在,或許累點苦點,可是挑戰和機會總是並存的,不是嗎?
二
2019年,公司們集體「裁員」,最現實的原因就是大家都沒錢了,資金鏈一旦斷了,欠薪、討債、倒閉、破產便接踵而至……
去年,倒閉的、負債的、退市的、破產的、關停的上市公司、企業,真的數不勝數。涉及行業更是遍佈餐飲、生鮮、服裝、直播、充電寶、早教、培訓、健身、家政、美容美發、單車、汽車、共享空間、影視……資本市場往往是最敏感的,前兩年還是明星公司,可能轉眼就人去樓空、負債纍纍。
2015年以1655億蟬聯首富的漢能李河君,19年連員工的薪水都發不起了;王思聰的熊貓直播從開局到破產不過只用了三年,王思聰本人甚至被限制了高消費;賣了錘子手機的羅永浩,上了「老賴」名單,準備賣藝還債;暴風的高管除了入獄的馮鑫全部離職,市值只剩一成;十年前身家百億的匯源創始人朱新禮,十年後欠債百億,匯源退市告終;曾經的港股明星輝山乳業市值一度高達436億港元,幾個月閃崩直接跌去85%,如今直接被取消上市地位;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窮到3股價值18塊的股票也質押了,2019年影視行業超1800家公司關停;17年的餐飲老品牌「麻辣誘惑」,曾一年撈金14億,依舊逃不過關店、欠薪、拖欠供應商貨款;21年的老品牌韋博英語突然人去樓空、高管跑路,拖欠學費過億,更是引發了全行業的暴雷潮,2019年課外培訓機構12000家關停;達芙妮4年關了4000家店、百麗退市、富貴鳥停牌三年退市,三代鞋王陷入生死劫,以鞋償債;出行教父李斌,僅蔚來汽車就虧損了近百億,就更別提其他車企林林總總的虧損;上海灘金融大佬、證大集團董事長戴志康投案自首,旗下P2P撈財寶暴雷,近200億待償付……
2019年就連最有錢的房企,都倒閉了300+。在人民法院公告網,以「房地產+破產文書」為關鍵字就可以檢索出來,即便這樣,我們也知道這是一個保守的數字,那些不具名的破產房企只會更多。
貓哥說,中小房企的死因都是相似的——資金鏈斷裂。縱使房地產的高週轉有再多詬病,但是也經不起停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房企陸續都進入了償債的高峰,2019-2021年每年到期規模分別為6.79萬億、6.61萬億和5.41萬億。
2019年房企的融資渠道收的很緊,於是不管大小公司,賣資產的賣資產、賣項目賣地的,甚至有「首付1萬、總價28萬還送寶馬」這樣的購房大促銷。國內債券發不了的就海外發債,有的發債實際利率甚至達到了20%。這些能發債找到錢的房企還算好的,很多攀不上金融機構的,只能民間借貸、非法集資,一地雞毛。
房企不好過,中介也不好過,二手房好賣的時候,有中介拿著提成款買奔馳,房子不好賣的時候,中介討薪。基本上沒有幾個能真正按照原來的掛牌價成交的,降價百萬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長租公寓也涼了,有的中介開始逼著房東降價,給房客漲價。
可是,2020房住不炒的定位依然很明確,2019年的前11個月,房地產的累計調控次數已經超過了550次。穩,是監管的目標,也是市場的需要。有些城市熬不住了,以搶人的名義悄悄鬆綁。有些人不死心,一二線城市的房子沒辦法炒了,就炒三四線的房子。我們家是一個三線小城市,很多區域的房價都被炒到了1萬+甚至2萬,儘管他們知道這些房子有價無市,但是周邊的人,仍舊瘋了一樣簇擁過來。
其實我能理解,誰都想跑贏通貨膨脹,但是真正能從股市中、理財中賺到錢的並不多,過去幾十年,房價漲的太快了,那些囤了一批房的,要不成了企業家、要不成了拆遷戶、要不被封了神。縱使再多人說房價到頭了,那些大佬開始勸普通人別為買房放棄夢想,馬雲、曹德旺不斷強調未來房價入蔥,可是買房增值的思想依舊根深蒂固。所有人都心照不宣,房價跌誰也承受不起,畢竟中國居民部門債務佔居民部門可支配收入的比重,2017年就達到了77.1%,而頭號負擔就是房貸!
更別提那些瘋狂加槓桿玩命的兄台:「負債850萬的基礎上,又按揭了430萬,1280萬的總負債,40多萬的家庭年收入,在問需不需要拋售房產的時候,還不忘再吃進一套。」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