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小企業只能撐2個月 疫情之下苦掙扎


中共肺炎病毒的蔓延讓各類企業的經營陷入困境。(圖片來源:Funtap/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2月11日訊】(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中共肺炎病毒的蔓延讓各類企業的經營陷入困境,中小企業直言只能活2個月,政府政策沒用,眾多企業尋求銀行貸款緩解疫情衝擊。

對於大多數中國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來說,春天還遠沒有到來。中共肺炎疫情的迅速蔓延,將原本期望從長假提振銷售業績的企業再次拖入「寒冬」。北京當局下令在各地實行封閉管理,商場關門、道路阻隔等措施使眾多企業在此期間的營業收入直線下降。

橘子水晶酒店創始人吳海在其個人微信號中發表了《哎,我只是個做中小微企業的》文章,在這篇文章內,吳海披露了其投資的魅KTV在2019年12月份的財務固定支出(總計551萬元)和賬面資金餘額(1200萬元),以此計算,企業在不營業的情況下只能再支撐2.176個月。

吳海認為目前各級政府出臺的扶持中小微企業政策沒什麼用,按照這個政策「還是死路一條」。這些政策包括緩交社保、中小微企業貸款、國有物業減免租金等。

在吳海看來,能租到國有物業的基本上是兩類企業:已經不算國企的三產以及「有關係」的人,而後者再轉租出去後,並不會將政府的減免租金政策向下延續,企業依然要揹負不開業狀態下的租金成本。

據此吳海認為,政府應該在疫情結束前暫時免收社保,並以失業救助金的形式向部分企業員工發放資金,以應對目前員工「事實性失業」的狀態;此外,所有受影響的企業的租金物業一律按照7折收費,租金應等到疫情結束後6個月再交,原計畫給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的錢直接用於物業授信,6個月後物業還銀行錢,因為有實際租賃合同做抵押,壞賬率會比現在的低。

這篇文章也再次揭示了中國的營商環境問題,像是政府巧立名目收取企業費用,一旦企業的「關係」沒有做足就被拿來當停業理由。

吳海向政府呼籲,「這次大家沒活路了,希望你們改進」,把過時規定改了,否則以後再用這些理由關停企業,「我們會把你管理的區域裡過去所有的問題都拿出來分析,大家一起公開討論」。

另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在東北商業重鎮哈爾濱市經營家居百貨的一名不願具名業主說,他在商業檔口在市中心的大型商場,但商場關門使得他只能靠網路銷售來勉強支撐,「網店銷售無法彌補我的損失,因為我現在這個店舖租金很貴,每天差不多要損失一千元做左右,其中包括租金和人工等其它費用,光租金一天就是七八百元。」

這位業主的商品來自進口,形勢不利,已經使得部分上游供貨商倒閉,他開始擔心貨源的問題,「我現在很擔心,我的庫存銷售完後,供應鏈有可能不能正常恢復。如果能恢復的話,這幾個月的損失也很大。今年全年的經營狀況就很難估計了。能夠維持就很不錯了,談不上什麼發展。」

一家年銷售額達三千萬元人民幣的浙江軸承公司現在也無法從事生產。該公司值班人員透露,企業的運轉已基本停止,「外地的員工進不來;政府也不希望你開工。車子也晾在那裡,停在那裡出去不,進不來,東西都發不出去。而且我們這個軸承是和別人配套的,我們的上游單位沒有開工,那我們也很難開工。」

《路透社》2月10日報導稱,超過300家中國企業正在尋求總額至少574億元的貸款,以緩解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的衝擊。

為了抑制疫情蔓延,打擊了經濟增長。外界預計,2020年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可能放緩至5%或更低。

報導稱,智能手機製造商小米尋求50億元的貸款、食品外賣巨頭美團點評尋求40億元、共享出行巨頭滴滴出行尋求5000萬元,其他尋求貸款的公司還包括人工智慧公司曠視科技和網際網路公司奇虎360等。這些公司或是因疫情受到衝擊,又或是需要參加控制疫情的活動。

報導援引消息人士透露,在北京申請貸款的公司可能會獲得快速審批和優惠利率。

但其中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銀行不會向所有企業發放貸款,因為他們需要評估這些企業是否真的有能力償還貸款。」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文龍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