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圖片來源:Pixabay)
【看中國2020年1月20日訊】滿屏的前空姐現孫媳開著大奔進了故宮的消息,看來看去,除了三觀不正,也就是一個非常概念化的形象,沒有多稀奇。
有人把她這些年的微博都翻了出來,還是平凡的空姐階段,她也曾加班,想家,身體不好的情況下還要飛,眼淚流不停,生活很迷惘,不知道明天在哪裡,一切感情都和我們普通人相知相通,然而突然有一天,進入了階層攀升階段,她的微博裡開始出現了名包,海灘派對,全球打卡,和明星合影,我們可以猜想,通過某種聯姻關係,她穿越了層層階級金字塔,徹底地開始從上往下鄙視眾生——通過各種方式。
有人說,十九世紀的巴爾扎克才能寫出這種奇幻感。(相關閱讀:他們從2018年就開始炫耀「開車進故宮」了)
和眾生發生聯繫的方式不再是共情共理,而是鄙視,比如網紅打卡,微博炫耀,我多美我多豪,那個奇異的有紅色旗幟的蛋糕,那些個重要場合的留影,還有北京市第一輛這個型號的奔馳車,都在告訴你們,我過上了你們過不了的生活。
其實中國過著這樣生活的人並不止她一個,但她不甘於錦衣夜行,那多難受——於是在微博秀了出來,這才是人生花團錦簇。
可是人生也同樣難以預料,人民群眾以暴風驟雨的揭批方式對待了她的特權——也許只是她諸般特權中特別輕微的一項,開著奔馳進故宮。
故宮可以開車進嗎?故宮可以在閉館時候進嗎?故宮可以把車開在遊客區拍照留影嗎?答案居然都是:可以。
因為採訪過一些故宮專家,我知道故宮裡面有停車場,無論從東華門,西華門都可以開車進去;週一休館,但是工作人員還在,往往聯繫工作這時候去人最少,不用經過排隊人潮夠多的午門;在閉館期間有些展覽還可以看,這是故宮開放給一些有關人士的許可權,不完全是特權,有研究者,有相關部門,也有一些故宮工作人員的朋友,就像《千里江山圖》平時需要排五小時,週一去看只要一小時一樣,這些,都算公開的秘密,也說不上多大好處,不就是少點排隊時間嗎。
當然,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人就要把這個權力發揮到極致,我在週一聯繫工作的時候,就看到有人開著各種豪車,直接去廣場裡拍照,我是覺得非常土,非常俗氣,架不住多數群眾對皇帝住過的地方還是有崇拜之心,尤其是故宮聲名越來越大的時候,他們就愛幹這個。
越不讓干越要干,其實很簡單,開車進門,偏離駕駛路線,在廣場上留個影,費不了多少時間。我覺得故宮的工作人員大約也不想管,誰願意一天到晚攔車或者追著車跑啊——網路上大家找到的眾多照片就是明證。
要是故宮還是老故宮,僅僅是一個古老的,經典的國家博物館,那麼這些事情,也許還不會這麼觸目驚心,可是就是當故宮成了IP,成了網紅打卡地,成了全民偶像,成了一個神聖不可侵犯的地方的那一刻起,任何與這種經典不相稱的行為,都成了犯罪。
萬眾矚目下的故宮是神,容不得任何錯誤。
故宮是怎麼一天天變成萬眾矚目的呢?當然要歸功於前院長。前院長多年不遺餘力地讓故宮在新老媒體上,在群眾心目中成為最大的網紅,院長宣傳了自己的骨氣,任何重要的國外領導人來,也要下車步行;宣傳了自己與國家的關係,春晚上獻寶圖,大慶前養祥瑞鹿;宣傳了故宮的文創如何深入人心,最後連口紅都能貼牌;宣傳了故宮的流浪貓都是宮貓;
宣傳了故宮的盛景,花開花落,下雪下雨,月出日出,全都是群眾們心目中完美經典,莫要怪一下雪故宮就擠滿了長槍短炮的大爺,那還不是前院長的功勞——甚至可以說,這為空姐的留影也是這一系統的產出:我多牛,我在著名的網紅打卡地,開著車,做到了就連外國元首也做不到的事情。
在成為IP的同時,最重要的學術研究和展陳方式卻並沒有真正成為故宮的重點,尤其與世界一流博物館相比,在故宮看展覽,很少有真正的享受感。
任何表面形勢的做大,必然有破滅的一天,其實這是常識,還是常識最管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