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敦義等5人今請辭 國民黨提7大敗選檢討(圖)
國民黨2020總統立委大敗,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今天下午將率領一級主管向中常會請辭,敗選檢討報告列出7大原因。(圖片來源 : 中央社)
【看中國2020年1月15日訊】國民黨2020總統立委大敗,黨主席吳敦義今日下午將率領一級主管向中常會請辭,在中常會上也提出敗選檢討報告,在報告中列出7大原因,包含高雄市長勝選模式無法複製,以及選戰策略選擇失誤。
吳敦義等5人今請辭 國民黨提7大敗選檢討
據《中央社》報導,國民黨下午舉行了中常會,會中將由組發會先報告總統和立委選舉輔選工作檢討報告。
在檢討報告中列出了敗選7大原因,包含討厭民進黨終不敵亡國感、兩岸論述不能掌握話語權、惡質網軍帶風向、高雄市長勝選模式無法複製、黨內矛盾不團結、不分區立委名單未符合外界期待,以及青年參與政治程度度高。
組發會向中常會報告敗選原因後,再由吳敦義率領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副主席郝龍斌、文傳會主委程美華、副秘書長兼組發會主委杜建德等5人總辭,立即生效。
中常會全程並不開放採訪,據了解,吳敦義也不發表感言。
國民黨中常會場外爆衝突 青年突襲並高喊老賊下台
而國民黨前青年團總團長林家興和多名青年先在黨部前提出國民黨改革方案,之後在常會召開前,突然從黨部2樓下來,並突襲高喊「常會道歉,老賊下台!」「紅統滲透,必須清除!」
多名青年與黨工、保全發生了激烈衝突,最後遭帶離黨部內。有一群青年在外面仍持續抗議,高喊「國民黨就是這樣對年輕人的,把年輕人趕離黨部」。
此外,包括台中市議員黃健豪、南投縣議員張嘉哲、彰化縣議員曹嘉豪、屏東縣議員黃明賢等人在內多位國民黨內40歲以下議員,下午到中央黨部前發表「中南部七年級議員發表打破老政治宣言」,提出改革方案和組織改造計畫,訴求「打破老政治,民意才是黨意,推動內造化政黨」,以及「拒絕黑箱補選,共訂選舉辦法。」
黃健豪等人高喊「民意就是最大的黨意」,呼籲將黨務改革任務交由具有民意基礎之縣市首長及國會議員,方能留給國民黨的未來一條生路。
關於如何尋找出國民黨路線符合國民的期待,黃明賢等人則建議,法國總統馬克宏去年為了處理黃背心事件,舉辦了全國性分組辯論,或可做為國民黨參考的模式。
檢討報告全文:
一、「討厭民進黨」終不敵「亡國感」
前年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在民進黨政府執政失德、失政、失民心的情況下,民眾對民進黨執政不再信任,民心擺向在野黨,「討厭民進黨」更是成為當時全民共識,惟僅歷時14個月之間,產生極大的鐘擺效應,竟使本黨在本次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面臨嚴重挫敗。
究其關鍵因素之一,在於去年初由習近平提出的探索式「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為民進黨政府的反中論述提供支撐;其後又有香港「反送中」抗爭持續延燒,使民進黨操作「亡國感」策略奏效;選前的王立強共諜案又進一步加深了中共介入我國內政的疑慮。民進黨政府將本次選戰的主軸拉高到「抗中保台」的主權保衛戰,利用「亡國感」「害怕韓國瑜當選」及「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危機感與反中情緒的擴大,掀起民眾對國家主權的重視,並透過的網路傳播,一舉成功擺脫過去3年半執政不利的爭議,進而有效號召選民的支持。
二、兩岸論述未能掌握話語權,無法因應當下變局過去本黨在,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兩岸維持互信、和平穩定的發展狀態,有效「維持現狀」,符合台灣人民對兩岸關係的期待。在2016年總統選舉時,民進黨採取模糊、空泛的「維持現狀」論述作為兩岸關係論述的主軸,務實路線讓選民放鬆對過去民進黨反中鎖國的恐慌,是本黨上居選舉失利的重要因素。
惟本次選舉,由於大陸提出探索式「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與「反送中」抗爭延燒,為民進黨取得有利的論述基調。民進黨扭曲「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涵意為「一國兩制」藉以騙取選票;本黨雖有明確的兩岸路線及論述,卻未能根據形勢變化調整腳步,缺乏更為積極的政策論述與跟上時代潮流的新詮釋,在當下的時空背景難獲選民認同本黨路線,以致在選戰中失去話語權,本黨過去在兩岸關係上的努力成為競爭陣營污蠛我方「親中賣台」「矮化主權」的攻擊目標。
三、惡質網軍帶領風向,候選人品牌形象飽受挑戰,難以爭取中間選民認同
本黨提名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過去藉由「非典型國民黨」的庶民形象與個人特質,擅長用淺顯易懂且洞悉人民的想法語言與選民進行溝通交流,以一人之姿帶起韓流旋風,再配合高網路聲量的空軍宣傳及有效整合的陸軍攻擊,成功在選戰中建立候選人個人形象,一舉翻轉高雄選情。
惟在本次競選過程中,因市長就職之後不到半年旋即宣布參選總統,無法彌平落跑市長的爭議,誠信問題受到質疑;議會備詢跳針式回答、太平島挖石油、迪士尼到高雄、賽馬場、賽車場等極具話題性的政見逐一跳票,能力問題飽受懷疑;失言、歧視語言、違規農舍、豪宅案、麻將照到新莊王小姐案等等事件,私德問題亦備受考驗,庶民形象大大削減。
其種種一言一行都被放大檢視,面對質疑卻未能及時提出有力證據反擊,種種回應的不精確都成為敵對陣營攻擊的破口,卻概括而論的僅以「黑韓」抹黑、抹紅、抹黃等言語來迴避檢視,被民進黨結合新聞媒體與網軍抹黑攻勢形成輿論,製造草包的既定印象,增強反對力道,嚴重影響選情,不利於爭取青年及中間選民的認同。
由選舉結果而論,在投票率大幅提高的情況下,雖本黨得票數較上一居總統選舉已成長近170萬票,表示既有支持者有回流的跡象,但蔡英文在競選連任的情況下,選票仍成長近130萬,韓蔡相較,顯示蔡英文較能獲得新增選民及中間選民的支持與認同。
四、高雄市長勝選模式無法複製,選戰策略選擇失誤
在競選過程中,由於競選團隊未能與中央及地方輔選團隊未能緊密結合,無法配合地方需求參與重要輔選活動,總統候選人時常僅以旋風式的方式造訪地方,雖在媒體上能占據若干版面達傳播之效,但無法實質上有效增加與地方緊密的連結感,進而與立委選舉相互拉抬,進而收事半功倍之效。面對對手有執政優勢、行政資源,且本黨總統候選人在參選時間短、饰局慢的情況下,僅以過去高雄市長一人作戰的成功經驗主導選戰,低估總統大選複雜性,未能讓各縣市競選組織發揮應有功能。
此外,本次選戰亦缺乏科學化的作戰方式,由本次選舉經驗觀察,本黨總統候選人在坊間媒體民調曾長期遙遙領先民進黨候選人,惟在諸多事件的影響下,民調數據一路下探,但在此之間卻未見競選團隊參考及利用民調與大數據的資訊,即時評估影響選情的重要因素,並做好因應措施,進而隨時修正選戰步調、型塑候選人形象與特質、規劃選戰議題等作為。卻反其道而行,愛到同溫層的迷惑,憑藉著造勢活動的熱度,來質疑民調遭刻意操作,並提出民調蓋牌的策略,意圖讓媒體及民間民調機構調查失真,掩蓋支持率滑落的現象,也因此同時間導致了無法正確判斷選情的問題。由選舉結果觀察,坊間媒體民調雖數字有高有低,卻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五、黨內矛盾不團結,輔選力道仍待加強韓國瑜作為本黨初選制度下勝出的候選人,確實係當下本黨最具勝選實力,帶領本黨重返執政的最佳人選。惟在提名過程中,提名制度的一再修正,導致具一定政治實力的參選人不願參與制度,並至選戰結束皆未能團結支持本黨總統候選人,亦有初選落敗的參選人,未能信守選前承諾全力支持初選勝出的候選人,卻轉向支持他黨人選,雖最終未參選卻已導致本黨難以彌補的裂痕。
此外,本黨在前年九合一選舉過後擁有15個執政縣市,卻僅在新竹縣、苗栗縣、花蓮縣、台東縣、金門縣、連江縣等6個縣市之得票領先民進黨候選人,其餘9個縣市則未能守住領先成果。種種現象皆再再顯示,本黨在本次選舉當中仍未見完全團結,且各地的輔選力道仍舊有待加強。
六、不分區名單未能符合外界期待
在本屆不分區立委的提名過程中,本黨依照提名辦法的規定,在兼顧功能性、代表性奥均衡性的情況下提出不分區名單,但外界咸認為提名名單中有爭議性人選,且名單排名亦有所争議,而引發黨內外批判聲浪。雖本黨幾度順應民意調整不分區名單,惟最終仍未能符合外界期待,被外界解讀為對派系及特定群體的妥協,而忽略了本黨對各專業領域代表重視的用心,導致本黨形象受挫。雖本屆不分區得票已較上居大幅成長近150萬票,但相較本次本黨總統參選人的得票數,仍少了近80萬票,顯示選民有分裂投票的情況。
七、青年參與政治程度高,本黨不受青年選民青睞現代青年人關心各類型社會議題,但本黨對社會議題的許多主張不是站在青年的對立面,就是被視為保守迂腐,導致現階段本黨並非青年認同政黨的首選,缺乏了各類議題團體的聲援,無法在議題論述力道上產生能量,更難以拓展青年族群經營的廣度與深度。
過去青年選民在投票意願上確實相對較低,但本次選舉年輕人卻在危機感與亡國感的激發下紛紛在網路世界上串聯,並積極前往投票,確實導致本黨總統候選人落後幅度加大、許多優質的區域立委候選人亦因此以些微票數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