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萬里長城屹立千年不倒之謎 感嘆古人智慧(組圖)

 2020-01-09 16:47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長城作為世界十大建築奇蹟之一,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象徵。從空中俯瞰,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前行。

長城的修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在歷經秦始皇大規模修建之後,漢、兩晉、金、元、明等朝代都修建過長城。這其中,當屬明朝的修建水平最高。

那麼,明長城歷經六百年依舊堅固如初,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用特殊的材料製造而成的嗎?

萬里長城屹立千年不倒 關鍵在於「糯米砂漿」

原來古代中國的建築工人通過將糯米湯與標準砂漿混合,發明了超強度的「糯米砂漿」。標準的砂漿成分是熟石灰,即經過煅燒或加熱至高溫,然後放入水中的石灰岩。

研究顯示,現在已為亞洲人飲食主要組成部分的美味糯米,也是使中國古代一種砂漿效能超強的根本原因。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砂漿仍是現存修復古代建築的最好材料。

糯米砂漿或許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有機和無機原料製成的複合砂漿。糯米砂漿比純石灰砂漿強度更大,更具耐水性,還認為它是歷史上最偉大的技術創新之一。

秦始皇建造萬里長城也是厲害了,本身他就是想要利用萬里長城來做軍事防禦的,一點都不馬虎,說實話真不是一般的奢侈。怪不得現在再也沒有人願意用奢侈的「糯米砂漿」,不用說秦始皇肯定是耗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的。

依據維基百科的資料,長城是古代中國為抵禦不同時期塞北遊牧部落聯盟的侵襲,修築規模浩大的隔離牆或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

中國北方自古便不安寧,在古代主要以遊牧為主的蠻族有劫掠的習慣,萬里長城的修築始於春秋戰國時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其中尤以秦、漢、明三時期的規模最大。

《延慶州志》記載:「古長城,在州南二十餘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開謀,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遼西。秦始皇因其舊址而大築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邐而至永寧一帶遺址猶存。

唐朝時,由於北方的突厥在唐太宗時已經被平定而不再成為威脅,此後三百年未修長城;後晉割讓燕雲十六州,使得之後宋朝修築長城變得沒有意義;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僅對一些關口做了修繕,只起到盤查路人和作為商路驛站的作用;與元朝類似,清朝直到滅亡也未修長城。

因此,近來實際修復長城的僅明朝一期,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山西、陝西、甘肅等15個省市自治區,總計有43721處長城遺產,長城也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物。

1987年,長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該遺產包含有八達嶺長城、山海關、嘉峪關3個區域。

責任編輯: 傑夫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